《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期关注 >

雍立军:踏遍青山护国宝

时间:2022-02-10 14:35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深处的佛坪县境内...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深处的佛坪县境内。这里有八个第一可载入史册:科学史上第一次发现秦岭有大熊猫分布的地区;第一次发现棕色大熊猫“丹丹”;第一次进行野外大熊猫的人工救护;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准在秦岭建立的国家级大熊猫保护区;第一个野外大熊猫研究基地——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第一次观察并拍摄到大熊猫“比武招亲”,揭示了大熊猫婚配制度和繁殖行为学;第一次野外拍摄到大熊猫妈妈抱小崽的照片;第一次拍摄到大熊猫背小崽的照片。
        这里,栖息地生态环境优良,大熊猫季节性迁徙明显,种群密度最高,在野外容易被发现,是全球拍摄野生大熊猫的最佳场所。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下设岳坝、大古坪、龙潭子、凉风垭、三官庙、西河保护站。在保护区里活跃着一群热爱大熊猫的科研人和保护人,他们不仅保护旗舰物种、伞物种国宝大熊猫,同时也保护着秦岭四宝中大熊猫之外的羚牛、金丝猴、朱鹮、秦岭石蝴蝶等许许多多的动植物,保护区资源保护科科长雍立军就是其中杰出的一员。
        雍立军长得高大魁梧,为人忠厚,讷言敏行。他出生于佛坪县岳坝镇的栗子坝村,在山里长大的他,上小学、中学时参加了学校的长跑队,高中时还打棒球,由于刻苦用心地进行训练,他经常代表学校去参加县里、市里的比赛,屡屡获奖。
        20 世纪 80 年代,北京大学的大熊猫专家潘文石教授几次带着学生吕植等来佛坪保护区研究大熊猫,雍立军的父亲雍严格参与他们的野外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有时忙完了工作后,教授和学生会被邀请到他家来用餐,山里人虽然没有什么好吃的,家常便饭,但热情好客,餐前饭后大家谈论着大熊猫保护知识和山里的种种见闻,看着潘教授拍摄到的大熊猫在野外萌萌的照片,雍立军陆陆续续知道了大熊猫的第一次人工救护是1975 年 10 月在佛坪岳坝的三官庙;在秦岭建立的第一个大熊猫保护区就是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还是小学生时,耳濡目染间保护大熊猫的种子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发了芽。
        18 岁那年,他终于欣喜地圆了参军梦,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当上了一名武警消防战士。在武警部队这座革命军事大熔炉里锻炼了两年,他两次获得部队嘉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体素质、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他日后从事生态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础。
        1992 年年底,20 岁的他复员回到了家乡佛坪,来到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子承父业干上了他既熟悉又热爱的保护工作。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设的岳坝、大古坪、龙潭子、凉风垭、三官庙、西河保护站,均与社区接壤,社情比较复杂,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野生动物保护与社区老百姓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给资源保护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到岳坝保护站第一天就发生善恶碰撞
        岳坝镇位于佛坪县西北部,总面积 489.95 平方千米,距离县城佛坪 65 千米,岳坝原名“药坝”,以盛产中草药得名,后来谐音“岳坝”。这里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所以,老百姓和外来人口上山挖药、采笋、砍柴、捕猎野生动物由来已久,违法、违规案件时有发生。
        雍立军复员来到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被分配到了保护任务繁重的基层保护站——岳坝保护站,在一线做驻点巡护员。
        工作的第一天,他随派出所所长一同下乡巡防。意想不到的是,那天发生了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他说:“说没有后怕不是真的,当时确实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劲儿啊!”
        那天天清气朗,一清早他们就进入一个叫大城壕的地方巡查。到达巡护哨卡,刚刚坐下休息时,雍立军随意向远处一望,偏偏就看见从对面的小路上走来两个人,身上背着胀鼓鼓的大口袋,神色慌张,东张西望,军旅生活练就的敏感使得雍立军本能地警觉起来:“情况不对,所长,我们去看看?”不待所长回答,他们便起身去拦截,那两人也发现了他们,撒丫子就跑。
        雍立军抢先拦住了两人。这时,其中一人突然恶狠狠地掏出了一把匕首,挥舞着,寒光闪闪,另一人趁机捡起拳头大的一块石头猛地砸在雍立军右脚踝上,他疼得立时蹲了下去。那两人趁机转身就跑,边跑边将肩上的口袋甩进了河边的灌木丛里。
        “站住!往哪里跑!”雍立军站起身来大喝一声,忍住疼痛追了上去,他一口气追到了一公里外的马家台。那里有一户人家,门前却不见了两人踪影。
        “阿婆,有两个人跑过去了吗?”
        “下去喽!下去喽!”雍立军再一路狂追下去,碰到了保护区来的穿着迷彩服的同事,也说没见到有人跑下去。
        雍立军一拍脑袋,料想这两人是躲起来了,折返身又向哨卡方向追去,从发现可疑人的小路奔到哨卡大概有 200 米,他的脚踝上肿起了一个包,他也顾不得那些了,追上坏人才是大事。等他气喘吁吁地赶到哨卡附近时,看到派出所所长坐在河石上,手捂着眼睛:“快下来,把两个口袋拿上,我刚才追下来捡那两个人扔的口袋,树梢把我的眼睛扫了一下。”他们打开口袋发现里面装的全是野生娃娃鱼(大鲵,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所长说:“那两人我认识,都是岳坝村上的村民,兄弟俩,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事后,那两名犯罪分子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娃娃鱼也被放归山溪。
        到岳坝保护站工作的第一天,犯罪分子给了雍立军一个下马威。后来,犯罪分子知道岳坝保护站来了一位厉害的复员军人,不敢轻举妄动了。这个下马威也是对岳坝保护站管理工作最好的宣传。
        当年岳坝村上有一个农民,小时候被火烧伤过,满脸疤痕,人称“扯疤娃”,他不愿意见人,生活在大涧壕。那时大涧壕不通路,从岳坝保护站到大涧壕需要步行一两个小时。“扯疤娃”最喜欢在山里跑,经常在野外安夹放炮,偷猎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与他是“敌我”关系,对他是抓一次、耐心批评教育一次、放一次,但这个人就是屡抓屡犯,屡教不改。雍立军来到岳坝保护站工作以后,了解了“扯疤娃”的详细情况,一次次登门讲解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安排他参加巡山护林,增加其收入,慢慢地缓和了关系。 1998 年,雍立军当了岳坝保护站站长,特意包抓“扯疤娃”所在的村子,摸底寻查村子里爱干安夹设套的人有三四个,就特别用心地暗地里监管起来,三天两头打听去向,如果人不在家,一定要问清楚他们干啥去了。通过排查梳理,排除隐患,那几个人真的就“洗手”不上山干坏事了。
        大古坪保护站来了贴心人
        雍立军在岳坝保护站当站长不到两年,大古坪保护站出现与社区关系紧张的状况,村民对政策有不满意的地方,堵住保护站的大门口,保护区的领导像救火一样地把他派到了工作最难做的第一线。
        在保护区早期的巡护管理工作中,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矛盾重重,村民要发展经济,挖笋、砍竹、采药、放牧、盗猎时有发生,这种事的发生对雍立军触动很大。通过案件排查,他发现光堵是不行的。
        大古坪保护站工作人员仅有 6 名,却管辖着方圆 4812 公顷的保护区,这里地域辽阔,山高林密,如何有效、高效地开展工作呢?他深入一线,一双“铁脚板”和一辆摩托车,通过逐家逐户地调查访问,了解清楚了辖区的人员结构,老人、孩子居多,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经济状况较差。通过对社区每个自然村发生的违法违规的野生动物案件进行排查分析,找出了主要威胁野生动物生存的因素,对主要违法行为人进行详细排查,重点监管这些人的活动及出行轨迹。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工作中他有针对性地逐步总结出了“重点排查,用心监管”八字方针,很好地解决了保护站工作任务重、人员不足的问题,这八字方针可谓是屡试不爽。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从问题的源头抓起。在大古坪保护站,雍立军关心村民生活,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渐渐地社区群众把他当成知心朋友对待,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与当地农民发展经济的矛盾逐渐在和谐中得到了解决。
        一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山里飘着鹅毛大雪,村子里一户王姓人家的老人突然上吐下泻,家里人连夜敲开保护站的大门,雍立军二话不说,穿上冲锋衣,拿起钥匙,发动自己的摩托车,让老人趴在自己的后背上,老人的家人坐在最后紧紧护拥着老人,一起把老人送到了镇上的医院,“急性肠炎,再晚来,老人就危险了!”医生说着。看到老人打上了点滴,脸上渐渐有了血色,他才回到保护站。
        山里人朴实、厚道,谁家有红白喜事,大家都来帮忙,办事领头的一定要请雍立军,请他去帮着经管料理。邻里之间有了矛盾,他知道了就去帮忙调解,因为他能“一碗水端平”,热心化解矛盾,大古坪村的村民说:“我们有事找雍立军,因为他就在我们中间,和我们就像亲兄弟,近啊!”这一个“近”字,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距离近,更是他把社区的村民当亲人,心贴得近。
        和村民打成一片,宣传、走访、及时给大家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不论是社区里老人生病去县城就医,还是有孩子上学着急,他经常用自己的车帮助大家。保护区哪里出了问题,有人在哪里挖笋了,有人在保护区砍竹了,村民的牛羊跑到保护区里了,哪条沟、哪道梁有人“下套”了,村民很快就会给他提供信息,甚至跑到保护站,第一时间报告给他们的贴心人雍立军。 
        雍立军有句口头禅:“你为群众操了心,群众就会为你操心。”有时他也会想起父亲唱过的一首革命歌曲《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歌词这样唱道:“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龙潭子保护站的主心骨
        有本事的人总是哪里有困难就被调到哪里。因工作需要,雍立军从大古坪保护站回到过岳坝保护站,也到过龙潭子保护站。龙潭子村在佛坪县境内条件艰苦并且更加偏远,距离佛坪县城有70 多千米,那时从公路上下来,有很远的地方是没有大路的,摩托车根本骑不进山里,带的东西只能肩扛背驮走着去,后来有了路才稍微好一些。
        在龙潭子保护站,他仍然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当地群众联合起来,张贴宣传材料,下发宣传资料,做“爱鸟周”宣传,做保护野生动植物宣讲,宣传护林防火行动……有声有色地搞好社区共管共建,当地群众家里有什么事都爱来找他寻求帮助,春耕秋收,谁家有困难,他就赶快找几个人,大家齐心协力地帮忙解决。
        在龙潭子,雍立军在当地群众中威信很高,保护站成为附近村民聊天的好地方。雍立军也就利用各种机会宣讲保护政策,大家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谢谢你雍站长,你总是帮我们,我们怎么感谢你啊?”每一次帮助村民,村民们都会诚恳地感谢他。“不用感谢我,你就帮我们把山看好就对了,出现问题了,谁到山里去胡搞,你给我说一声,就行。”雍立军爱保护站的工作就像爱自己的家,真心热爱可见一斑。
        到了 2018 年,雍立军历任岳坝、大古坪、龙潭子三个保护站的站长,全面负责辖区内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防汛、入区人员管理、野外巡护监测等工作,工作任务重,人员少,但保护管理这根弦在他的头脑里时刻紧绷着。从 20 岁到 49 岁工作的 29 年间,他最好的青春年华与丛林青山为伍,与大熊猫、羚牛相伴。每到一个保护站,他必先走访社区群众,了解基本状况,摸清保护站的底数,建好工作档案,逐条规范完善保护站的规章制度,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使得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他既擅长管理,又能率先垂范,遇到困难总是跑在最前面。
        保护科里的年轻人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 29240 公顷,保护着 50 多种国家保护的Ⅰ、Ⅱ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每年巡护路线多达 61 条,巡护着佛坪这个全国大熊猫密度最大的保护区。在这里,雍立军把他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生态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
        从最初的保护管理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他勤奋钻研,一边完成日常巡护工作的同时,一边自学生态保护知识。1995 年 5 月至 10 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下,他评估了一条从岳坝到大古坪的道路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影响,独立完成了《林区新建公路对大熊猫的影响》小型课题研究;2005 年,他开展对大熊猫产仔洞穴的分布及生态学研究、秦岭大熊猫野外饮水行为特征研究;对中国寿带鸟、红腹锦鸡的行为研究;写出《佛坪大熊猫保护的重点区域是加强大熊猫冬居地的保护》一文在《熊猫公园》上发表;全程参与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陕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业工作,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给他的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
        时光如白驹过隙,今年雍立军已经 49 岁了。他从保护站的巡护员、副站长、站长到保护区资源保护科副科长、科长,他已生华发,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他越发雷厉风行、成熟稳重了,多次被保护区管理局评为年度工作先进个人。回顾在佛坪保护区走过的 29 年,他总是笑着说:“其实我比我父亲差得远了。我父亲勤奋肯干,肯动脑筋,把保护熊猫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成了大熊猫保护管理方面的专家。我会沿着他的脚步走,在这里继续发光发热。”
 

(文 / 陈剑萍)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