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好书推荐 > 人文·悦读 >

换个视角看植物——读雅克·达森《植物在想什么》

时间:2021-09-01 16:28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  当我们不再单纯依赖眼睛来观察植物,而是通过“五感”来感受植物,运用大脑来理解植物,我们对植物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对他们的喜爱才会油然而生。...
文 / 李 文
  古人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句话,就把“无情植物”与“有情人”对立起来,但草木实则是有情的,只是往往被人们忽视。正如著名诗人舒婷的作品《致橡树》中“木棉”的独白:根,紧握在底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在1公顷的温带森林里,植物总重300—400吨,而动物总重仅为100—500千克,因此植物自然就代表了99.8%的生命体。它们如此温顺安静,却以不争不语的姿态统治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然而,我们却很少审视这个“被遗忘的王国”。在《植物在想什么》这本书中,法国作者雅克·达森以中立客观的态度,以植物本体论,从“植物性”的角度,改变固有束缚,打破常规参照系,深入植物世界,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植物这一生命体。
 
  在作者看来,植物是一种平凡却不平凡的生物。一直以来,植物被看作是不能移动的、被动的、无知觉的,但它们也只是被看见而已。植物可以感知阳光、触碰外界、与同类交流,甚至悄无声息地运动,它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为了授粉可以和整个动物界交流,它们与其他各界紧紧相连……这是一个与动物世界完全不同的、奇妙的世界。这本书共有七个章节,作者分别从植物的存在、运动、敏感性、交流、时间观和共生六个层面记述人类对植物感知和认识的严谨进程,勾勒人类对植物认识图景。
 
  植物,这种生命体无处不在,却不为人们所察觉和理解。在书的第一章,作者用很长的笔墨介绍植物作为另外一个生命的存在。他讲了植物的三大特点,分别是外延性、生命不息、去个体化。
 
  外延性,指植物在本质上是依赖外界的,它需要汲取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它的营养物质。基于这样的特点,在外形上,植物就必须不断扩大它的面积,从而更广泛地收集光能,并将其集中进行转换利用。这是它的外延性特点。
 
  植物的第二个特点是生命不息。植物学家哈雷·弗兰西斯就总结道:“一棵树的生存和死亡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植物是生命不息、生长不止的。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可以发挥到极致。像树这样的高等植物,有时可以存活几百年,这就需要其不断根据光波的定位来调整其形态及生长方式,而为了达到这一点,除了无限生长再无他法。一棵树,即使再老,也会保持着年轻时桀骜不驯的姿态并不断开花。我们所熟知的巨杉,其寿命可达3000年,树高可超过100米。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生长于美国西南部山脉的著名的玛土撒拉树,在近4850年前就开始守护这个世界。
 
  植物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去个体化,人和动物的未来的器官和组织都是在胚胎内就已经形成了,停止了功能的分化生长,但是植物不一样,它的形态发生是伴随生命始终,在其胚胎发育结束后才开始的。胚胎对动物而言是一个迷你的模型,但对植物而言,它就是一个初等原型、一个起点、第一个微变点。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个体性越来越弱,那些不受顶芽控制的部分试图独立。因此,一株植物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个体了,而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
 
  此外,对于大家一直好奇的“植物到底能不能听懂音乐”“植物对音乐有没有反应”等问题,作者也花了很长的篇幅去阐述他的观点。书里面提到了一个例子:玉米的幼苗会根据声源的方向决定其根系的生长方向,当声音的频率在200—300赫兹的时候,根弯曲的斜度最大。还有一个实验:把秋葵的种子放在一个自然元素声音最丰富的音乐环境中48小时,它的萌发率会上升30%。但是作者觉得以上两个例子都不能证明植物能听懂音乐或能听懂声音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只能证明声音可能是通过震动对植物有影响,所以声音对植物的影响究竟是什么样的机制,他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谜。
 
  阅读完整本书,回过头来重新思考:为什么我们总是选择性的将植物遗忘?当看到一株植物,也许有人会问,这是什么植物?也会有人问,什么是植物呢?但很少会有人思考:如果我是一株植物会怎么样?我能感受这个世界吗?我有痛觉吗?我有记忆吗?我可以运动吗?相信大部分人会止步于前两个问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植物往往是“视而不见”的。相比于动物,植物恰恰是被公众所忽略的一个类群。国际上有很多针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研究都表明,孩子们更喜欢动物,而非植物,这和孩子们的年龄、居住地和性别关系都不大。也有研究表明,相对来说,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喜欢植物,但即使如此,女孩子喜欢植物的还是占少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是没有运动能力和敏感性的,植物只比矿物质高等。植物这个单词“Plantes”,表示的就是脚底板的意思,就是因为植物和地面很接近,都要被别人踩踏。就连大名鼎鼎的分类学家林奈也提出植物是没有感知的。希腊传统习俗和犹太的基督教都认为植物要比动物更低等。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面,人们对植物的看法是有局限性的,一直到了17世纪末的时候,人们才打破了仅仅从功利的角度去认识植物的局面。
 
  这让我想起环境教育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植物盲”,这是美国的植物学家JamesH.Wandersee和ElisabethE.Schussler于1998年提出的概念。“植物盲”不是说不知道植物的名称。Wadersee和Schussler给“植物盲”的定义是:一是对身边的植物视而不见;二是没有认识到植物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三是不能够欣赏植物的美学和生物学特征;四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植物不如动物,不值得人类关注。
 
  但“植物盲”真的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吗?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有些方法如果用在环境教育的活动中,会对“植物盲”现象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自然教育的经典读物——《与孩子共享自然》中有很多活动都是为了增加孩子们的同理心而设计的,让孩子们分别扮演一棵树的树叶、树枝、树皮和树根,然后想象自己是如何吸收阳光和养分而健康成长的,进而体会作为一棵树所具有的基本生态功能。另外一个经常开展的活动是拿着听诊器去听树的“心跳”。组织者认为,鼓励儿童把树当成一个和他们一样会“心跳”的物种,培养出来的同理心更能够激发他们的保护意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越是具有同理心,越是能够加强人和自然的连接。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是一切哲学思考的起点。只有我们真正赋予植物以“人”的思考,才能真正感受其存在,才会真正“看见”植物。因为,我们不再单纯依赖眼睛来观察植物,而是通过“五感”来感受植物,运用大脑来理解植物。唯有如此,我们对植物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对它们的喜爱才会油然而生。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