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好书推荐 > 人文·悦读 >

《环保三十六计》第一期:在文化古迹中探寻环保理念

时间:2022-02-11 15:42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从中国古代建筑、诗词绘画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人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本期介绍《环保三十六计》之“建筑探古计”“社区访古计”“丹青绘画计”“...
        第一计:建筑探古计
        中国古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它是时代的象征,也是旅游观光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古建筑既有皇家宫殿,也有百姓民居。让我们一起走近古建筑探究其中的环保秘密。
        案例 1:恭王府与海绵城市
        恭王府位于北京市什刹海西南角的一条街巷中,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建筑,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其中恭王府花园建造了下沉式绿地,通过路面上的透水孔,将雨水截留并加以利用(图 1)。这与当今流行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谋而合。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将城市建设得像一块大的“海绵”,在下雨的时候,城市将雨水存储在海绵里,需要时,城市又能像海绵一样将存储的雨水释放出来。通过一吸一收的过程,减少雨水排放,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通过在小区、绿地、道路、广场等地通过分散的小型生态设施建造下沉式绿地、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等,将雨水再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建设小区绿地。

图 1 恭王府的下沉式花园
        案例 2:建一座冬暖夏凉的房子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空调已经成为家庭必需品。但是在没有空调的年代,你知道人们是怎么建造一座冬暖夏凉的房屋吗?无论皇家宫殿,还是百姓民居,都有很多调节室温的机密哦。当你去故宫参观,是否见过这样的标志,如图 2所示,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吗?其实它就类似于现在北方农村的火炕。火炕一般用砖砌,内室留出火道,炕内生火,室内温度均匀,经济、舒适。火炕对人体是有益的,它可以消除疲劳,是一项较好的采暖措施,历来被我们的祖先采用,沿用至今,如今火炕仍是农村地区人们生活普遍采用的一项采暖措施。
        当你去关中旅游,也会发现广泛分布的窑洞(图 3)。窑洞顶部覆土厚达 3 米多,黄土本身是细而多孔的聚集体,是良好的隔热材料。窑顶和后墙都具有较厚的黄土层,这层黄土具有良好的蓄热作用,因而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对这种现象的发现和利用,是我国古人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这种利用也非常有科学道理。

图 2 故宫的“火炕” 
 
 图 3 关中地区的窑洞
        
        第二计:社区访古计
        案例 3:环保节能灯——雁鱼铜灯雁鱼铜灯,为西汉时期文物。铜灯为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构思巧妙(图 4)。古人使用油灯时多用动物油脂为燃料,灯火点燃时,动物油脂燃烧不充分,会产生黑烟、异味等,为了控烟吸油,通常会在雁体内盛水,烟气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雁腹,烟会溶于水中,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盛水还有节能的功效,汉代青铜灯多使用牛油等动物油脂,价格比较昂贵,而雁体中放冷水,能降低灯体的温度,延长油脂的使用时间;同时其 U 形的设计,也能回收一部分燃烧不充分的油脂,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因此有人赞誉其为环保节能灯,代表了汉代青铜艺术与科技发展的水平。
        藏族具有悠久的游牧文化,除了动物和草场,牛粪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生态资源。藏民利用牛粪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把牛粪当作燃料却是最普遍、最重要的利用方式。这与当地的地理条件密不可分。藏北高原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旱、寒。生态学研究表明,任何生态系统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在藏北高原,生产者和消费者勉强存在,但是分解者却缺位。由于气候过分寒冷,昆虫无法完成生命周期而不能生存,害虫无法生存、伴生的微生物也无法大面积繁殖。分解者的缺位可导致动植物尸体摆上数十年不会腐烂,动物粪便也是如此。
        新鲜牛粪属于生牛粪,作为一种有机物质,如果不经过降解,养分是不能被草吸收的,甚至会影响牧草的生长。藏北高原气温低,水分不充足而且比较集中,牛粪在户外很难分解、发酵。如果不通过人工手段加以焚烧,牛粪会长期覆盖在藏北高原地表,由于生牛粪的尿酸含量很高,导致牧草无法生长。牛粪是藏族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生物质能燃料,主要用于烹饪和取暖。作为燃料,牛粪成本低,容易燃烧,而且燃烧持久、无异味,牧民认为牛粪是最洁净的燃料(图 5)。
 
 图 4 雁鱼铜灯的设计
图 5 藏民家储存的牛粪
 
        第三计:丹青绘画计
        我国古代,常常将国画称为丹青,是因为古人还没有发明五颜六色的颜料,在铅粉、雄黄、赭石、石青、朱砂等几种颜色中,丹(红色的朱砂)和青(蓝色的石青)是最暖和最冷的色彩,在画面上能产生鲜明的对比,因此是最常用的色彩,所以古人就用丹青指中国画。以自然山水为主要题材的国画既具有宏观的视觉维度,又蕴藏着自然观念。由清代王翚等绘制的《康熙南巡图》是清代宫廷绘画中的鸿篇巨制。卷帙浩繁,场面宏大,将人物、山水、舟车等融于一体,共 12 卷,很可惜这 12 卷如今已经分散,不在一起。图 6为第三卷(局部),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此图描绘康熙皇帝南巡至山东境内的情景。画面中山势雄伟,草木葱茏。南巡队伍翻山跨河,穿过村落,群山逐渐高耸、险峻,画面上出现了东岳泰山,整幅图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体现了古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自然观念,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的相融与和谐。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创造出一流绘画的是古埃及人,现在我们看到的古埃及精美壁画往往出自他们的坟墓。埃及人常常将坟墓建成宫殿的样子,装饰以华丽的壁画和浮雕,再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场景。图 7 为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官员纳赫特(Nakht)的祭堂西墙上的壁画,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图中展示了纳赫特和家人猎鹅的场景。左侧展示了纳赫特徒手抓鹅,是对纳赫特的矫健身手的吹捧。右侧展示了纳赫特通过投掷回旋镖猎鹅,回旋镖打中飞鹅的头部,使鹅掉落。从这类场景中可以看出,猎鹅是贵族彰显个人能力的运动方式或消遣方式,反映出古埃及文化中对个人能力的推崇。从侧面反映出一种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
        纵观古今,人们经常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与情感,对于同一幅绘画作品,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图 6 康熙南巡图
 
图 7 古埃及壁画
 
        第四计:诗歌吟唱计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山水诗享有很高的地位,山水诗是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文学表达。山水诗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山水诗记录了古代文人的自然观。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山水也代表了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山是坚硬、沉稳、庄严的,与天相接;水是柔软、流动、宽容的,与地相连。比如古人描绘高峻的远山和灵动的流水,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拜和生命的热爱。下面以唐代诗人为例,一起体会古诗词中山的雄伟壮观,水的浩荡奔腾。
        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1000 余首诗中,“水”字出现 470 余处)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 1400 余首诗中,“水”字出现 390 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2900 余首诗中,“水”字出现 760 处)
        诗人吟诵关于山水的诗歌,展现了未加雕饰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赞美了大自然的壮丽神奇。
 
        结束语
        从中国古代建筑、诗词绘画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人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作为现代公民,我们也应该不断践行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