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好书推荐 > 好书 >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时间:2021-07-27 10:20来源:未知
导读:人类与环境共舞的百年回望 读《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有感 文/陈华文 现在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决定社会发展走向的,除了政治制度、经济建设、军事力...

人类与环境“共舞”的百年回望

——读《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有感

文/陈华文

现在我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决定社会发展走向的,除了政治制度、经济建设、军事力量、文化认同等要素外,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重要原因。生态环境的优劣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和人们的健康、幸福、梦想戚戚相联。回顾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不难发现这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也是一部环境“悲情”史,人类向地球无节制地索取资源和财富时,也一次次遭受自然的惩罚。《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以宏观的视角,对20世纪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爱与伤,进行波澜壮阔的呈现。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封面.jpg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一书,其作者麦克尼尔在国内读者中间不算陌生,他是美国乔治敦大学环境史教授,也是世界环境史的著名专家,与其父威廉·麦克尼尔合著的全球史佳作《人类之网》,数年前就风靡学界。除此之外,麦克尼尔还著有《蚊子帝国》《大加速》等作品。《圣经》有云“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在瞬息万变的20世纪,这句话恐怕已经过时,太阳底下发生了太多新鲜事。本书之名,其灵感来源如此。为了撰写本书,他参阅了大量新出版的学术成果和详实的环保数据,仅仅注释和参考文献,就占据全书六分之一的篇幅。

全书分为“星球运行的律动”“推动变迁的动力”两大部分,共10个章节,分别从岩石圈、大气圈、水文圈、生物圈、人口与城市、资源与能源、环境观念等方面,深入论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纠葛。在麦克尼尔看来,地球环境变化的走向,无非就是天、地、人三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虽为美国人,但环境史的眼界并没有局限于欧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都是他所关注的。

地球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首先是从土壤开始。本书第一章“岩石圈与土壤圈:地壳”中,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20世纪是全球人口增长最快之时期,在发展中国家,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生产必须增加产量,对土壤和种植物增强化肥和杀虫剂。久而久之,土壤污染成为必然态势。土壤污染的另外一个来源,就是铅、镉、水银、锌等金属的开采、提炼和使用,因为这些金属对现代冶金工业提供了帮助。显而易见的是,重金属大量渗透到土壤中,则影响食物链的安全,对人类的健康形成威胁。

书中以日本为例,1973年日本的锌、镉产量雄踞全球,可是这些重金属不仅污染了农田,也污染了水源。1980年代,大约10%的日本稻田因此受到污染,不适合水稻种植,数百万人生活变得糟糕,有的致病致死,有的缩短寿命。再如,在20世纪人类合成了1000万种化合物,其中15万种运用到大众商业消费中,1950年代化工业的蓬勃发展,大量有毒废弃物掩埋在土壤中,直接对大地造成了伤害。1970年代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虽然不直接掩埋有毒废弃物,但是巧妙地转换成一门跨国生意,运输到落后国家和地区,随之形成新的环境灾难。

矿产资源是工业建设的“粮食”,为了丰厚的利益回报,过度和无序采矿,对于环境污染也是致命的。1820年代之前,人类采矿规模都不算大,到了20世纪,全球采矿几乎了狂热的地步。采矿现场的忙碌与经济繁盛实则是畸形的,拉响生态的红色预警。无论是中国,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采矿业确实带动了一座城市和一个区域的繁荣,而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当矿产开采枯竭时,也是经济萧条的开端,更可怕的是大规模的采矿,对于岩石圈生态形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即便是在当前,人类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丝毫也没有降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维系经济持续增产,确实是两难选择,开展绿色采矿行动、并尽快研发和使用、推广无污染的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的当务之急。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都很清楚,每天如果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必定是一种幸福。空气质量的优劣,成为检验生态环境良好的标尺之一。20世纪的100年里,对于工业强劲的国家和地区来讲,乱糟糟的空气成为记忆中的梦靥。在1950年代之前,很多人都认为,城市里高耸的工业烟囱,是经济实力的标志,甚至还有人大加赞美。同样是20世纪的前半段,以燃煤为主的工业,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不断没有节制,还大加鼓励。

本书第二章“大气圈:都会的故事”和第三章“大气圈:区域性与全球性的历史”中,围绕空气质量、城市建设、人类健康等相关问题,以英国伦敦、美国匹兹堡与洛杉矶、希腊雅典、印度加尔各答、土耳其安卡拉、巴西库巴陶以及德国鲁尔工业区等为案例,进行详细的论析。这些城市100多年来虽然在工业制造方面取得巨大的发展,可是水与空气遭受的污染,也超乎了人们的预料。

如鲁尔工业区,一直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但是黑烟、煤烟、二氧化硫比重极高。乃至“二战”中,由于这个地区的上空黑烟缭绕,导致盟军的轰炸机都无法精准轰炸。鲁尔工业区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对于德国经济也是致命一击。1950年代之后,鲁尔工业区的钢铁、机械制造再次开足马力,其空气污染也达到新一波高峰。1960年代,这里的空气污染竟然到了失控的地步,在同时代的美国、日本、瑞典及英国都有类似这样的情况。20世纪后半段,欧美诸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优化工业生产结构,出台强硬的环保政策,大力加强环境治理,蓝天白水和青山绿色才慢慢呈现出来,然而也付出了高额的代价。

自然环境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无论是岩石土壤圈、大气圈,或是水文圈和生物圈,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了“病症”,对人类来讲都承受不起。人类与环境形成友好的互动,这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景,然而这也是棘手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其生态环境的现状和治理,受到世界广泛关注。这几年针对环境保护,我国连续出台了系列法规,出“组合拳”进行综合整治,绝不因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既要留出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当然,有效地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考验着整个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智慧。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书名:《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著者:(美国)约翰·R. 麦克尼尔

译者:李芬芳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