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做”而论道 >

提升治理效能,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专访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

时间:2021-08-11 10:38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在“十四五”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个五年,应确保生态文明各项制度政策执行到位,使制度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
 
参加首届广西“两山”论坛
本刊记者/李平沙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对于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了整体性的构想与原则要求。这标志着,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启一个崭新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起点,新征程。在“十四五”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个五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将面临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十四五’规划已经向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下一步就是如何齐心协力将要求落到实处。”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林震坦言。作为一名公共政策的研究者,他更关注如何将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林震教授则强调了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的重要性。
 
  新时期我们该如何应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挑战?怎样建设一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如何积极有效地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此,《环境教育》杂志记者专访了林震教授。
 
  将生态文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环境教育》:“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个五年。从生态环境治理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应对挑战?
 
  林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出重大部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们要在2035年实现基本建成美丽中国目标任重道远。我认为,“十四五”规划已经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各项制度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要整体把握生态文明观念。我们要明确,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只是做绿化美化,也不只是环境污染治理问题,而是涉及到生态、环境和资源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这三个问题要统筹协调考虑。另外,我们还要将人口因素纳入其中,尤其是提高人口的生态文明素质。生态文明归根结底是一种文明形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第二,要加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2018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但究竟要怎么来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如何让生态文明体系发挥最大的效能?这方面的整体阐释和研究有待加强。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大命题,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的引领和保障。新时期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确保各项制度政策执行到位,使制度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第三,要保持绿色发展的定力。“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我国污染排放和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必须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平衡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第四,要坚持绿色生活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践行者、推动者。要实现2035年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绿色生活创建,要把绿色生活创建变成公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要坚持全民参与、持之以恒,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实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第五,要统筹协调碳达峰和碳中和。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持续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当前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中国政府宣布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提出“碳中和”的目标非常了不起,但也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对碳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和统筹协调。比如,要明确哪些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是必须要排放,哪些产业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促进节能减排。一方面,我们要避免地方上一些重污染产业的野蛮生长,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公众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总之,从生产生活两方面出发,双管齐下,倡导节能减排。
 
  打通森林资源管护“最后一公里”
 
  《环境教育》:从具体制度来看,2021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目前,全国许多省份已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在您看来,林长制从“实验”走向成熟还需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林震: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林长制是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又一制度创新,全面推行林长制是提升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认为,林长制从试点到全面推行,关键要“有名有实”。
 
  第一,“治”其然要知其所以然。林长制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80年代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的深化和创新。当时,一些地方探索将目标责任制引入林业工作。2003年,国家层面提出要坚持并完善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之后,不少地方开始探索实施林长制,并不断完善具体举措。2018年机构改革之后,国家层面新组建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同时,全国各省份根据资源禀赋等差异性开展因地制宜的改革,机构设置不一而足,职责范围也有所差异。因此,各地对林长制职责和任务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有的聚焦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的则涵盖林草系统几乎所有的职能,包括保护生态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扩大生态空间、提升生态质量、繁荣生态文化等内容。总体上说,我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有必要构建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林草、湿地等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增进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地林长制的设立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第二,“治”其然要达其所必然。生态文明建设要靠制度来保障,靠责任来落实。实施林长制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党政领导责任体系来实现保护森林和草原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和促进绿色发展。在全面推广林长制的省份,一般分为省市县乡村五级,由各级党政领导同志担任林长,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省市县三级分别设立总林长和副总林长,负责研究部署重要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以及监督考核本级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林长履职尽责情况;同级其他林长通常根据行政区域或重点生态区设立,分工负责相关区域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省市县三级主要依托林长会议制度,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体现齐抓共管的目标;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林长和副林长则是在一线工作,实现源头治理,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森林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发展工作,建立基层护林组织体系,确保专管责任落实到人。从试点情况看,推行林长制的成效十分明显,有效保障了林区生态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第三,“治”其然要顺其所自然。在植树造林保护林草资源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一些“重建轻管”导致人为地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不应该按照主观的意愿以及个人喜好去改变自然生态,而是应该顺天应时,顺其自然。
 
  全面推进林长制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完善系统治理机制。应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负责,根据当地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情况,科学设计林长的职责范围和问责追责机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林草资源保护和发展;二要注重配套制度建设,完善综合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林长巡林巡查、督查督办、考核评价、信息通报等制度,在任务引导、项目支持、资金投入、舆论宣传、督促检查等方面形成合力,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部门联动、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三要加强村级森林资源管护,完善源头治理机制。应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网格化、规范化、信息化要求,开展山场、人员、资金三整合,实行县域全覆盖网格管理。同时,以村级林长、基层监管员、专职护林员为主体构建“一长两员”的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构架,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总体来说,通过林长制对全域森林、草原、自然保护地等生态资源全部实现网格化管理,使之得到严格保护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形成完善的社会监督体系,可作为接下来全面推进林长制的抓手。
 
  总之,各地可以积极探索,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建设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施动态监测,确保管护责任落地见效,全面推动林长制落实落细,打通森林资源管护“最后一公里”。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环境教育》:在生态环境部主办的“第一届公众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中,梁衡先生的著作《树梢上的中国》荣登榜首。他曾表示,这部书想回答“人和树的文化关系”的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更好地挖掘林草资源所承载的生态文化内容?
 
  林震:从某种程度上说,原始文明可以说是林业文明,因为人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树是人类最初的家园,是人类所有生产生活的依托。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很重要的两个标志,一是进入农耕社会,二是文字的出现,而绝大部分耕地都是砍伐森林得来的。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人和树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它从根本上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既有传承已久的历代生态智慧,也有与时俱进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不可否认地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因此,新时代我们要牢固树立和坚持的,应该是集合了古今中外先进自然观精华而形成的科学自然观,它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要义。
 
  一是敬畏自然,视自然与人类一体。科学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
 
  二是尊重自然,视自然为人类之家。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是大自然长期孕育的产物,是自然之子。同时,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全部需要。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一进程中,各国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这既是经济规律使然,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三是顺应自然,视自然为人类之师。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注重师法自然,不夺农时。《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美国生态伦理学者罗尔斯顿也认为,我们应当像遵循指导教师那样遵循大自然,因为自然具有某种“引导功能”:“它指导我们,使我们知道自己是谁,置身何处,我们的天职是什么;与自然相遇还能告诉我们应期待什么,应该以什么为满足。所以,我们能够通过反思自然学会如何生存。”
 
  四是保护自然,视自然为人类之友。“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是一种互利共生的朋友关系。古代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追求“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的物我和谐境界。今天我们更要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形成善待自然的人文情怀。
 
  与此同时,我认为,在自然生态领域,我们要倡导建立健全以自然为本的绿色治理体系,将善待自然的理念要有效转化为善管自然的制度体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以自然为本既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安排。以自然为本的政策方案也称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Solutions),是目前国际上提倡的一种保护、可持续管理和修复生态系统的行动方案。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逐步成型。我们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再回到梁衡先生这本书,他致力于寻找有历史、有文化的古树,这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生态文化建设工作。林草资源所承载的生态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值得去大力挖掘。我建议推行以下十个方面的行动:一是开展林草文化资源普查工作;二是加强林草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三是加强包含森林、草原、湿地文化等在内的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四是繁荣林草文化方面的文学、绘画、影视作品等文艺创作;五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六是支持林草产业开发和保护工作;七是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八是推动“森林城市”等示范创建工作;九是加强文化传播交流,用现代媒体技术讲好中国林草生态文化故事;十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建设。
 
  总之,我们应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构成生命共同体的意识,建立健全以自然为本的绿色治理体系。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掘林草资源生态文化内涵,树立生态文化自信,使其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教育应融入教学育人的全过程
 
  《环境教育》:大学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您认为当前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如何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水平?
 
  林震:大学生确实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力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大学生群体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其力量不可小觑。目前,国内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是一个综合性、通识性的课程,而目前各个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比较零散,还不成体系;二是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待规范,需界定清楚生态文明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在教学、实践、科研环节中融入生态文明内容,怎样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整体氛围,将其融入到育人教学方方面面;三是生态文明从意识到行为转变有待加强,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最终落实到大学生行为改变,使其在学习生活中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实现“知行合一”。
 
  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一是做好生态文明教育顶层设计,可以由教育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推出纲要性文件,作出系统性的规划;二是鼓励各高校灵活开设生态文明相关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生态文明通识课程,或者多开设一些相关的讲座、网络课程等,提高生态文明课程辐射效应,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力度;三是让更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充分发挥年轻群体生态文明创作主力军与传播者的作用,专家与教师可以给予其必要指导;四是加强生态文明交叉学科建设,在生态文明领域鼓励交叉创新、协同创新,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
 
  生态文明建设需积极践行群众路线
 
  《环境教育》:2018年我国确定了环境日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部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准则》(公民十条),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如何有效推进公众参与?
 
  林震:到2035年我们要基本建成美丽中国,每个人都应该是行动者,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要人人有责,也要人人尽责,才能达到人人共享。我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第一,要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公众有参与意愿的前提是具备了环境保护意识,参与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环境权益,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公众履行参与权的前提是拥有知情权。当下,随着环保信息公开范围越来越大,并逐步纳入第三方社会监测,公众知情权可以得到基本保障。实际上,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应该是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各方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主体责任。
 
  第二,厘清公众角色,畅通参与途径。公众参与应该存在三种角色:第一种是需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受害者”;第二种是参与绿色生活创建的“建设者”;第三种是主动监督破坏环境行为,呼吁大家保护环境的“监督者”。因此,我们首先应厘清公众参与的角色,才能对其加以科学引导,畅通参与途径。比如,对于受害者,当个人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可以发起个人诉讼,也可以发起公益诉讼。我们就应进一步扩大公益诉讼的范围,提升公益诉讼的效果;对于建设者,我们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保护公众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对于监督者,我们则应畅通舆论监督的渠道,规范参与方式,引导他们发出声音。
 
  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及共同享有的事业。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促使人们从意识向意愿转变,向行动转变,以行动促进认识提升,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