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教视界 >

北京市积极推进生态环保活动

时间:2022-04-08 15:40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保护生物多样性、减污降碳、绿色生活……在学校大力推进“双减”政策落实的背景下,北京市不断探索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方式...
        保护生物多样性、减污降碳、绿色生活……在学校大力推进“双减”政策落实的背景下,北京市不断探索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方式,发挥社会力量,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生态情感为主线,丰富互动内容,优化活动形式,积极推出“生态环保活动课”。
 
        兴趣为本,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与以往占用课内时间不同,2021 年以来,结合学校实际,北京市逐步摸索出与学校社团活动紧密结合,为热心生态环境保护的学生推出观鸟、野生花草调查等体验式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用耳听辨别鸟鸣,用眼看追寻雨燕、家燕飞翔的身影,用大脑思考每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想到: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让学生更加坚信习近平总书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性。
 
        注重探究,引导学生用已知探索未知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推测原因—讨论辨析—总结归纳—提出新的问题,以这样的模式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现象或行为,并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而对列出的原因进行重要性、普遍性等排序,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每一次讨论都会出现新的想法,这又会启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考。
 
        在地教育,开发学生身边资源
        身边野花丰富度调查、校园鸟类观测、玉兰花花期记录……这些信手拈来的环保活动课深受学生们喜爱,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也是最好的老师。碧桃是北京城区绿地常见的乔木之一,树干上常见一种形似蚕茧的“小兜”,细心的学生发现后不禁好奇:“这些小兜用钉子固定在树干上,一看就是人工安置的。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像剥洋葱一样,认识到这是为了治理外来物种——美国白蛾而安置的。原来,这些“小兜”里是人工投放的周氏啮小蜂,待周氏啮小蜂羽化后,它们就会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的蛹内,达到消灭美国白蛾的目的。

博物学家郑洋老师给学生普及野外调查的方法。
 
 

东四九条小学任立鹏老师带孩子们观鸟。


“身边的神秘朋友”走进府学胡同小学。


互动课上学生研究北京的土壤资料。


活动课上学生查阅北京常见两栖动物的种类。


调查北京的乡土植物。


学生对生活在北京的鳑鲏鱼兴趣十足。


学生在郊区拍摄到的家燕哺育幼鸟画面。


学生野外考察。


跟随环保志愿者考察莲花河。


学生拍摄的豆娘。


北京一零一中学的殷跃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生态环保活动课。


青少年走进槐房再生水厂。


探访北京最大的地下再生水厂。


(图片由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提供)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