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范实践 >

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西山永定河文化课程构建

时间:2021-08-25 14:35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  本文以首都“三大文化带”之一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资源为基础,从生态文明教育视角进行课程构建,更好地践行“城教融合”,进而有效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文 / 马 强 张 婧

  伴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颁布与全面落实,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首都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2021年2月,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教育的高度重视。
 
  2021年3月1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对传承历史文脉、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首都“三大文化带”之一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资源为基础,从生态文明教育视角进行课程构建,更好地践行“城教融合”,进而有效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下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定位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位于首都北、西、南三个方向,是北京西山和永定河冲积平原交拢环绕的文化滋养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资源。随着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确立,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为导向的城市文化资源教育发掘,成为首都教育把握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格局的内涵生长点,有效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任务的全面落实。
 
  确立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的西山永定河文化探寻之路,要以区域教育的结构性和内涵性变革为动力,展现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全新要义。在实践中,重点做好三个层面的设计与落实:一是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目标为基础,落实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尊重”重要思想;二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社会主义国家人才发展需求;三是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落实《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战略,实现“城教融合”与优质教育的整体提升。
 
  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的西山永定河文化课程的构建依据
  课程整体设计
 
  基于“杜威”经验自然主义教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是全新课程建构理论[1],它提出教育担负社会责任,担负克服文化危机和创造文化的重要使命,要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构建课程内容,使学习者适应或改进当代社会生活实践。受“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影响,西山永定河文化课程实施整体化结构设计,关注课程的社会化功能,建立“1+2+4+N”模型,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在教育资源挖掘、课程体系构建、学习策略培养与实践模式创新多层面的引领。
 
  课程的基本结构:设定一个目标,既以生态文明建设国家人才队伍培养为目标;搭建“双循环理论”,既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引领,又强调国家、地方课程与在地资源的融合共建,突出嵌入式设计,突出课程新发展思路;强化在地课程构建的“四要素”,包括国家课程中的大课程观建设、在地主题资源的地方课程开发、E-STEAM模式下的课程学习策略培养、课程任务的社会化问题解决设计,实现课程结构设计发展性目标;“N”是指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多角度培养,明确课程构建过程中对家国情怀、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学习能力、国际视野等核心要素的培养,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助力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的提升。开展在地化资源课程建设,突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内在关联,突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培养,以优秀历史文化保护与挖掘推进三级课程结构创建,增强教育服务性和社会化能力。
 
  课程资源选择
 
  课程资源是课程构建的核心内容,在体系建构中发挥关键作用。把握社会资源是课程内容建设的核心,确立课程学习以服务建造新社会中心地位,以课程内容的规范和拓展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建设进程,提升课程育人整体水平。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课程建设中,重点选择文化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文保资源和优秀文化传统等内容进行教育挖掘,确立以“三山五园”文化核心中的西山八大处、京西古道、法海寺壁画等文化亮点,选定永定河流域自然生态、地质地貌、文化变迁和新首钢绿色冬奥等热点选题,构建区域生态文明课程的三级网络,实现文化传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西山永定河文化课程构建策略与实践
 
  突出课程观引领:建立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大课程观课程是达成育人目标的主渠道。构建面向生态文明的课程体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开展国家课程建设,要体现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优先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灾害风险(DRR)及可持续消费和生产(SCP)等关键问题纳入课程学习范畴,实现传统教学向知识学习与素养培养的转变。特别要强调西山永定河文化中的乡土意识和人文精神培养,将现代城市发展、历史文化传统、绿色生态保护等内容融入课堂,与国家课程内容有机对接,实现书本知识学习与在地资源理解的相互融通,落实国家课程育人目标。
 
  以大课程观建立区域教育国家课程支持系统,搭设课程资源平台,推进国家课程中西山永定河文化课程资源链接,实现知识内容、学习方法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以石景山区炮厂小学为例,该学校坐落于西山天泰山麓,与南马场水库毗邻。2015年起,学校数学教研组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课程要求,依托在地社会学习资源,将《南马场水库的数字化研究与实践》作为学科课程研究主题,开展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的研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中的“位置与方向”“空间与图形”“行程问题”“面积与容积”等知识,对南马场水库及周边资源开展数据调查,实现知识学习与应用拓展相结合,增强社会实践本领。与此同时,语文大教研组将“情系天泰山”作为课堂知识主题延伸,实现字词教学、段落教学、作文教学与周边文化资源认知的融合对接,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在国家课程基础上拓展课程视野,落实优秀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资源的课内外融通,是大课程理念下的国家课程观重构,实现了知识与文化的内嵌式发展,促进育人理念全面更新。
 
  搭建课程群落:推动西山永定河文化校本课程的多元链接
 
  可持续发展教育学习规范指出,要引导学校挖掘身边教育资源,将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可持续城市化进程、弘扬传统文化、绿色生活方式、革命传统教育等专题列入地方与校本课程开发范畴,完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构建具有地域文化及人文特色的课程结构。推进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是实现区域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积极开发具有生态文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已成为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重要标志,在这一层面,北京九中的实践探索颇具成效。
 
  北京第九中学位于永定河畔翠微山下,毗邻著名的京西古道模式口地区,周边建有法海寺、第四纪冰川博物馆等文化古迹。学校地理教研组落实学科目标,以周边社会文化和环境资源为主体,进行学习力培养,开发了具有地域性、学科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的特色课程——“模式口地区地理实践考察”,将学科知识与地域资源交互融合,实现课堂学习内容的拓展与延伸。链接学校课程开发主题,文科组进行延展性探究,深化开发“模式口文化街区楹联写作”课程,拓展法海寺、承恩寺、田义墓等寺庙文化,挖掘老舍先生在模式口地区的生活轨迹和文学内涵,培养学生从楹联鉴赏和创作中感悟历史文化深厚底蕴,知家乡、认文化,构建学生文化自信与乡土精神,增强课程立德树人文化本领。在此基础上,教师们相继开发“永定河流域水资源现状与发展”“京西古道文化探寻”“永定河水系生态资源”等课程,实现了西山永定河文化的课程互联。牢牢把握生态文明理念,开展校本课程的群落化设计,进行文化资源的多角度链接,确立课程结构的整体性创建。
 
  探索跨学科融合:多学科背景下的“E-STEAM”课程模式实践
 
  “E-STEAM”课程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倡导的全新课程模式,是在地化课程建设的跨学科推进形式,强调以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E)为主导,以自然(S)、技术(T)、工程(E)、艺术、人文(A)、数学(M)等学科知识为主体,进行多元知识内容和学科模式下的学习实践,建立解决社会、经济、环境等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为目标的课程研究模式。在学习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结合学科知识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参与绿色社会建设,关注身边的生态文明问题,在合作探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2]
 
  “E-STEAM”课程以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内容的融入为核心,进行“E-STEAM”课堂学习模式创新,促进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养成。北京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在“E-STEAM”课程上做出持续性探索。在课程建构中打造亲近自然、保护资源的现代化生态型学习校园。学校推进“在地自然四季课程”,以永定河莲石湖为实践基地,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学习周期,开发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地理、体育等多学科参与的课程学习结构,实现自然、技术、工程、人文、数学等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在课程研发过程中,确立总体目标,采取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探究实践、创造发明等方式提升课程育人价值,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双提升。“在地自然四季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合作探究作用,实现自主、开放、多元的课程研发体系与学习模式,为学校课程研发的多样性提供可行方案。
  强化课程育人:突出学生素养的综合培养和整体性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课程的目标是育人,西山永定河文化课程建设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提升实践本领,参与绿色社会建设,为解决社会问题养成实践力。同时让学生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亦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育人目标之一。[3]要把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培养模式与人才方向进行整体设计,与国家教育目标紧密连接,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关联,实现学习与培养的双育人功能,为生态文明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石景山区红旗小学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考察首钢园与奥组委,深入了解工业遗迹的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价值。通过全面的考察体验与学习活动,学生对于新首钢园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深刻感悟。在前期学习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如为增加园区“绿色氧吧”可以对园区内进行屋顶绿化的微型绿植园的建设,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局部小气候;增设雨水回收装置,充分利用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将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屋顶绿化,通过绿化屋顶,可以微调气候,同时可以蓄水、净水,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建议增设下沉式绿化带,缓解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有效吸收雨水,做到节约资源等。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生态文明素养,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课程育人的教育功能。
 
  结语
 
  筑生态文明之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伴随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首都教育城市文化资源与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的成效也日益凸显。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课程研发与实施将助力区域教育战略重构,实现首都教育生态化、开放性和创新性发展。依托在地资源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与生态公民,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成为新时代教育的社会责任与不懈追求。
 
  作者单位:马强,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张婧,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策略与实践研究》(BJDB19054)之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素萍,孙宏恩.论改造主义的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6):61-65.
  [2]张婧.面对疫情的教育思考——生态文明教育如何在中小学“落地生根”[J].教育家,2020(10):46-48.
  [3]马强,张婧.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看生态文明教育实施[J].环境教育,2020(8):60-63.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