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做”而论道 >

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

时间:2023-08-02 15:38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编者按:2023 年 5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中学考察时指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 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
编者按:2023 年 5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中学考察时指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 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本期栏目围绕“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这一主题,邀请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章振乐,北京教育科学院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室主任张婧,广州协和学校校长何冠南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在劳动实践中感受生态之美
《环境教育》:如何看待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之间的联系?在中小学促进二者有机融合有哪些基本途径?

章振乐:我们在探索新劳动教育 14 年的历程中,终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探索劳动的真谛, 在劳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生命的美好和生态的美丽。劳动是人塑造生态的根本方式,对自然 的尊重与对生命的关怀是生态文明的价值基础,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劳动技能训练,而 是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培育“全人” 的教育。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受自然、关怀生命,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一个热爱劳动的人, 一定懂得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可以培养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章振乐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我们学校在 14 年“新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以劳动实践的方式,亲近自然、丰富自我、理解社会。一是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劳动教育。我们组织孩子去工厂参加“牛奶纸 盒‘变废为宝’”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体验牛奶纸盒回收再利用的过程。孩子在劳动中理解了垃圾分类回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实践中。
        二是以劳动教育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载体。生态文明的意识不仅在课堂上讲授,更需要在实践中落实。我们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在劳动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人的关系,培育生态文明的意识。比如,抓住世界湿地日节点,我们组织孩子去阳陂湖开展“2023 世界湿地日主题劳动”活动,引导和帮助孩子们了解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增进孩子对“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的理解。
        三是统筹规划生态文明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我们注重在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我们组织教师开发相关的课程,将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开展,持续深入地进行价值观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今年植树节,我们以“播种亚运之树,争做护绿俊才”为主题,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树木的各种功能及种植与养护的方法,并在农场动手实践。通过学习,将保护树木的生态意识和植树劳动有机结合。

张婧: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生态文明与劳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内涵应赋予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劳动的价值应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都具有社会性与实践性特点,二者的有机融合,是教育发展的新范式与教育思维的再创新。中小学如何实现二者更有成效的融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条实施路径:

张 婧    北京教育科学院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室主任
       一是通过绿色校园建设促进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例如,开发校内农事劳作和劳动创意课程,分年级设置研究与劳动主题,开展基于社团的研究式学习等,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多学科融合激发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共融共生。学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落实好社会服务、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等活动,确保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时安排。在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生态文明理念与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培养等,充分利用学校内外教育资源开展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三是通过参与社会公益劳动,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感。 引导青少年参加环保实践,如在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公益活动,定期到乡村、公园、博物馆等场所开展生态文明志愿者,用力所能及的劳动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四是推进“家—校—社”共同参与, 依托劳动教育培养自觉生态行动。在各个层面自觉践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进而实现全社会自觉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生活的美好局面。

何冠南:马克思指出,劳动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态所具有的普遍关系,是人类存在的永恒的自然基础。这种普遍关系和自然基础,反映了劳动的自然生态属性,其实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是任何一切社会形态下经济关系的自然基础和生态本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概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何冠南    广州协和学校校长
      2020 年 7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2021 年,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六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 年)》,这两个文件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劳动价值观念,融入育人全过程。对于基础教育学校来说,虽然各个学校的地域不同、校情不同,但是开展劳动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目标是相同的。中小学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情,可采用多维度结合、多元化形态、多模态方式的实施策略,通过课题引领的方式,开发生态劳动项目,结合国家新课程的实施,走向深度的生态文明实践和劳动实践,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在劳动过程中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教育》:不少学校的劳动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存在“窄化”倾向,如停留在种菜植树、节水节电、美化环境等层面。探索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如何找准着力点?要避免哪些误区?
 
章振乐:近年来,各地纷纷推进实施劳动教育。但在对生态文明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方面的有益探索还不够深入。孩子们需要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去理解自然,理解人,理解社会。我们十分注重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将劳动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富春七小“一粒麦子的旅行”劳动项目,在科学课上学习播种与养护,语文课以“麦子与自然”为主题写作,数学课算麦谷,美术课“变废为宝”,将麦子收割后留下的麦秆制成工艺品,财商课卖麦谷……在综合的跨学科学习过程中,孩子既体会到劳动过程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又对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不知不觉中增强了生态文明的意识。

富春七小新劳动教育实践
       在劳动实践中,我们要避免劳动教育过于注重新技术的运用,而忽略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作用。尤其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很发达,它能够创设虚拟的劳动场景让孩子去体验,但这种劳动教育始终不能代替真实劳动中出力流汗的作用孩子只有在出力流汗的劳动实践中,才能够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我们也要避免在劳动教育中,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劳动过程。例如,在我们学校“开心农场”的种植活动中,有的孩子种的蔬菜长势喜人,但有的孩子种的蔬菜长得不如人意,甚至有的土地播下种子却没有长出蔬菜,如果我们以结果来评价,必然会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劳动热情。其实在劳动过程中,孩子们已经有所收获,这个收获不一定是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张婧: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融合,可以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与特色。在幼儿园、小学低年级阶段体现家校共育,可以通过学校—家庭中的种花种菜、节水节电、美化环境等简单劳动教育,让学生获得劳动的快乐,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体现家校社协同参与,以学校为主,通过劳动教育、综合实践课程与生态文明教育融合,开展项目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更多青少年参与绿色社会建设,提升核心素养,培育生态文明素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社会
责任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高中阶段,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实践,侧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未来面对环境问题和变化的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学校、社区以及社会的贡献,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北京九中高中部环保社团学生,收集学校的剩菜油脂后利用学科知识做成肥皂,分发给学校各个班级以及周边社区,大力宣传废物再利用理念,成效显著。

何冠南: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核心都是“育”字——育人。生态文明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绿化与美化,劳动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单纯的生产劳动或体力劳动,而是应该从育人的目标去思考。因此在组织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时,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展生态劳动实践,让师生掌握劳动技能,感受劳动快乐,培养师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素养。
       要实现两者的融合,最好着力点是进行生态劳动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利用课程建设,构建具有生态文明特色的劳动教育方案,设计学习项目,整合相应的课程资源,探索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路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兼顾学校特色,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以生态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学生经历情感体验劳动过程为基本要求,构建覆盖基础劳动、学段进阶、横纵联合的课程结构。坚持因地制宜,注重以师生身边的事与物作为出发点,然后延伸发展到社区和社会,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思考、设计、制作、试验、锻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生态劳动体验,习得知识与技能,感悟心得和体会,培育精神和情操。
        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避免走进“强调体验,缺乏教育”误区,劳动和劳动教育是不同的概念,这是具体活动与观念的关系。同理,生态与生态文明教育,也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自然科学,后者属于社会科学。还有就是避免走进 “学校主导,异化为全部”的误区,学校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劳动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中。生态劳动的体验必须是完整的, 生态劳动的教育资源和实施是应该多个维度和空间的,从形式到内涵,有成果也有成就。
 
在劳动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 
《环境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当下新课标强调的教学方向之一。如何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实现生态文明与劳动教育融合?有哪些主题可以切入?

章振乐: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利用这些学科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倡导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对教学方式的一项变革。我们学校早在 2016 年就开始探索新劳动教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劳动教育。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三小学校学生参与采茶劳动
        设计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劳动项目。例如,我们设计了以土豆为课堂“主角”的融合式劳动项目,孩子们学习种植土豆需要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和水质等,并观测不同土壤、水质和气候下土豆生长的变化,感受良好环境对植物生长的意义,萌发生态文明意识。
组织跨学科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二十四节气”劳动教育课程为例,每个节气可以开展相应的种植活动,学生不仅在劳动中认识了农作物,更在观察、访问、调查、绘画、写作、诗歌创作等活动中经历了一次次综合性学习。统计种子的发芽率是数学的内容,设计实验是科学的范畴,写观察日记和自然笔记提高的是语文素养,制作作物名片用的是美术技能,种植养护学习的又是劳技知识。
       同时,在整个节气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慢慢地渗透了一种理念:农事劳动要顺着节气种植,学校教育要循着规律育人,从而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张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规定各学科设置不低于 10% 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增强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强化学科之间的关联。中小学可以在跨学科主题活动中从以下三个层面开展实践,实现二者的融合。一是打通国家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整合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将学科知识与校外的社会生活结合。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将地理、科学等学科知识和校内外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综合实践课程与劳动课程结合起来。二是在校本课程中强化“跨学科学习”理念,打破学科界限,以“主题项目”的思路重构课程内容,以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将二者融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育人模式。例如,北京市五中分校的“五分一米菜园”生态项目从学科视角,将生物、数学、科学等学科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成效显著。三是在主题选择方面,可以根据区域特色学习资源特征进行整合与创新,组成生态经济类、生态文化类、 生态环境类、生态科技类等多个跨学科内容模块,与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从“双碳”目标、气候变化等视角开展实践。

何冠南: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知识的整合与运用,促进学科的渗透与融通,更能凸显学习的本质,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跨学科主题学习中,需要基于真实情景,需要真实的实践体验,通过组织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从而激发生态文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协和学校,整个生态校园就是一个“大课堂”。自 2003 年以来,师生一直参与学校生态校园的设计和建设,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生态文明教育和劳动教育跨学科学习的一个范例。师生以生态校园建设为具体目标,以问题带出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校园中。学生将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倾注于生态劳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协和校园中以物化形式长久保留下来,持续激励和教育着后人。现在的协和学校把节能减排、生态教育、情境德育、环保教育、科技教育和学科教育融为一体,融合在校园生态建设和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中,既构建了学校显性课程,又丰富了校园隐性课程。

家校社共育播撒生态文明种子
《环境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30 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将赋权青年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行动领域。青少年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公益劳动提升社会责任感,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家校社协同的角度,如何依托劳动教育培育学生生态自觉行为?

章振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是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生态自觉行为的养成并非学校一节课一个活动可以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家校社配合,依托劳动教育,在持之以恒的实践中进行培育。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湿地公园、生态馆、造纸厂等地开展种植、废物回收利用等环保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打通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切身感受生态环境的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可通过家长会、校园亲子活动向家长提供一些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指导,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家庭种植等生态文明活动,并积极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生态主题的劳动实 践。最终形成家校社协同共育的良好态势,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生态文明的好习惯。
       在世界环境日,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到杭州低碳博物馆,体验日光利用与绿色照明和冰蓄冷等节能技术的使用,并邀请专家进行低碳主题的讲座。活动后,学生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低碳行为明显增加,形成一种行为自觉。校外资源的加持,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场域,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容,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形成自觉行为。

张婧: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成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教育,促进由知识育人向实践育人教育新范式的形成,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可以是润物无声、以身作则的引领。首先,家长引导孩子通过洗衣、做菜等基本家务劳动,养成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方式,培育孩子的生态文明素养。其次,家长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孩子开展绿色生产综合实践学习与调研,积极参加社区劳动,建设美丽家园。
       社会与学校方面,可以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积极宣传身边的劳动模范人物、环保榜样、绿色家庭等,积极践行“三减一节”(减霾、减塑、减排和节约资源),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劳动、环境保护、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建设美丽家园与美丽中国,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

何冠南:广 州 协 和 学 校自 2003 年 就 加 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ESD),并且成为全国 ESD 项目示范学校。在20 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道路上,学校建立起自己的生态劳动特色,这里包含了家校社系列的协同作用。
       一方面通过家庭的参与,例如设置家庭劳动记录册,让学生了解每个成员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展假期“我是家务劳动小能手”活动,让劳动融入生活,让教育更有温度。另一方面通过与社区的联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协助开展环境优化和生态修复项目,组织志愿者或文明使者等活动,让劳动成果体现社会价值,让教育更有活力。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