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绿色校园 > 环境教育发展联盟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时间:2017-03-09 13:44来源:
导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借力优质资源 搞好生态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生态文明纪实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前身是北京市蓝靛厂中学,2009 年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委托管理,2010 年更名为人大附中第二分校,2012 年成为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成员校之一。学校办学成绩斐然,先后被评为“海淀区绿色学校”、“海淀区平安校园”、“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优秀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SD)教育项目实验学校”、“中国校园媒体建设百佳示范学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牌中学”和“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借力人大附中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海淀区大力扶持托管办学改革的政策,成功地打造起第二分校特有的、极具人文气息的生态文明校园。


  优化校园生态环境

   学校将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作为教育资源,融园林环境、文明环境和育人环境于一体,增强了师生的绿色文明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校园内花坛棋布,绿草如茵,画壁长廊,错落有致,相映成趣。

  在学校全体师生的心中,校园不仅风景美,人与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氛围更美。校园内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路灯,食堂安装厨余垃圾的无公害处理设施,各部门组织创建节约型校园、循环型校园等环保生态的相关活动,让师生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树立文明意识,自觉维护和建设生态校园,正所谓“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瓦皆可育人”。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学校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等3 个方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各处室负责人和相关学科老师为专业指导小组,学生会特色工作小组等3 部分组成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体系。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广泛调动师生参与的生态文明教育领导网络初步形成。


  构建生态教育模式

   学校突破了传统的面向全校开展生态教育宣传的惯常做法,引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开发环境教育的相关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开设生态教育课程,并将之纳入必修课系统,实现生态教育的常态化、体系化。

  学校积极鼓励师生们走出校园,认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培养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学校充分

利用地源优势,将物理学科的课堂开设到中国科技馆;与北京植物园开展合作,让语文、历史、生物等多个学科的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植物园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的内涵更丰富、更鲜活。

  学校还鼓励各学科老师积极开展主题教学。如生物学科设计了主题为“爱心冠名 人文校园”的校园树木冠名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推进家庭、师生、同伴系统的共促共长的校园心理微生态系统建设”等。精彩纷呈的教学探索进行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作为海淀区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政策引领下的先行者,人大附中第二分校近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在充分借力优质资源的同时,更积极发展优质资源,分享优势资源,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改革之路。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