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期关注 >

以“爱”之名,守护大美新疆

时间:2024-01-09 10:10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殷红海、李维东、王琳、郭安平、冬花、王汉冰、许秀花、丁锦慧、黄晓芳、吐地·艾力……他们是新疆生态守护者的缩影,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梦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
       文/陈奕皓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环保故事。他们或是战斗在防沙治沙的第一线,或是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深入研究,或是在公益诉讼路上勇往直前,或是在基层岗位默默奉献。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颗平凡而真挚的心。他们知道,每一滴水的珍贵,每一片绿的难得。他们敢于担当,只为把绿水青山留给家乡,留给后代。这是他们的心愿,平凡而又不凡。他们共同织就了一幅美丽新疆的壮丽画卷,用真挚的情感和无私的奉献,将绿水青山留给家园。
殷红海:沙漠中的生态战士
       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个身影坚定地矗立着,他是殷红海,一位退伍老兵,也是麦盖提县防沙治沙中心主任。近九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忙碌在植树造林的第一线,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着防沙治沙的生动故事。
       每年植树时节,殷红海总是麦盖提县最忙碌的人。这位在大漠中奋战的退伍老兵,深知沙漠对人类生存的残酷压迫。塔克拉玛干沙漠三面环抱的麦盖提县,是这种残酷的现实写照。过去,流沙距离县城直线距离仅有7公里,人们的家园即是防线,没有退缩的余地。

殷红海(左)与林业技术人员检查及交流林区病虫害。
       2014年,殷红海从部队转业到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工作,第一次亲身体验了风沙的威胁。他回忆说:“短短10分钟,什么都没了,拱棚没了,西瓜苗没了,都在天上。”那一刻,他深刻意识到防沙治沙在当地的重要性。
       不久之后,他被任命为负责植树造林的副乡长,这位退伍战士向强大的“敌人”宣战了。当年,他就带领全乡群众种下6000亩生态林,就此吹响了防沙治沙的号角。2016年,他又任麦盖提县防沙治沙中心副主任,站在全县的角度审视治沙工作,开始站在全县的高度审视治沙工作,他深知,要让麦盖提县摆脱沙漠的威胁,并非易事,肩上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然而,治沙并非易事。在贫瘠的沙漠中种树,更是难上加难。麦盖提县早在2012年就启动实施了百万亩造林计划,但很多人心里没底。无数例子就在眼前,种了一大片,但成活的寥寥可数。树苗的成活率一直是个问题,即使种下去了,也难以生长。殷红海没有气馁,他开始查阅资料,请教专家,进行一次次的试验。他解决了树苗成活的问题,又解决了僵苗的问题,还解决了虫害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他和团队们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他们不仅在种树,更在种希望,种未来。
       在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工程迅速推进下,全县森林资源迅猛增长,森林总面积从2010年的104.52万亩达到目前的181.7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达141.38万亩,国土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6.4%提高到目前的11.11%,绿洲森林覆盖率为29.33%,总体上形成了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网格状、区域化相结合的森林生态安全体系。风沙天也由2010年以前的每年150多天减少到现在的50天以下,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麦盖提县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沙漠在林海前停住了脚步,但殷红海没有满足于单纯的防沙治沙,他开始思考如何让沙漠变得更有价值。在扩大生态林面积的同时,殷红海始终思考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生态红利真正惠及当地群众。为了扩大就业,殷红海巧妙地依托生态林管护工作,实行生态建设和就业帮扶相结合,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林下经济和生态林的管护,目前已有150余户群众参与其中,实现了270人的就业,每户年均收入近4万元。除了林下经济,殷红海还瞄准了生物医药产业。他充分利用麦盖提县26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基地资源,种植了6万亩的梭梭肉苁蓉。这种药材每年可采挖一万亩左右,预计能实现产值2000万元,为当地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殷红海还创新性地推出了沙枣花蜜发展模式。他在沙枣林区放置了1000箱蜜蜂,通过蜜蜂的授粉,不仅提高了沙枣的产量,还生产出了高质量的沙枣花蜜。他还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下养殖,让沙漠变成“绿色银行”,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如今,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放眼望去绿波荡漾麦盖提县已经累计完成沙漠造林超过41万亩。殷红海常说:“和沙漠打交道,最基础的就一条:实事求是。”这句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探索和实践。他那黝黑脸庞上的暗红色,成了他奋斗的标记。那是日晒的伤痕,也是他不屈不挠精神的见证。
李维东:守护“精灵”四十年
      40年前,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李维东和悬崖峭壁间的一种小动物结下了终生情缘,也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1986年,李维东将其在野外考察发现的新物种命名为“伊犁鼠兔”。从此,国际动物史册上多了一个中国人命名的动物。他的命运,也因此与伊犁鼠兔紧紧相连。
       40年来,李维东踏遍天山,追寻伊犁鼠兔踪影,同时也见证了新疆生物如此多样,并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中,让更多的物种得到保护和延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时光回溯到1983年,那时不到28岁的李维东还是一名医生,经常前往新疆尼勒克县北部山区进行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7月的一天,在一处海拔3000多米的悬崖峭壁处,一只耳朵圆圆、像鼠又像兔的灰褐色小动物,“嗖”地从眼前窜了过去。

2015 年 10 月,李维东在天山一号冰川对比 27 年前后的冰川消融照片,气候变化使伊犁鼠兔失去了一个个栖息地,期望能保护伊犁鼠兔的这一最后家园。
       “这是一个从未见过的物种!”他敏锐地意识到可能是重大发现。在接下来的3年间,李维东翻高山、攀峭壁,多次登上天山主峰,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寻找这种野生动物的踪迹。最终完成了定种研究。
       “我生长在伊犁,鼠兔发现地也在伊犁,所以我命名它为‘伊犁鼠兔’。”李维东说。至此,国际动物史册上又多了一个中国人命名的动物。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维东毅然放弃了当时建树颇丰的卫生领域,一心扑在伊犁鼠兔的保护上,并调入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从事生态保护工作。“并不是不热爱原来的工作了,而是发现‘伊犁鼠兔’这个古老的物种后,担心它濒临灭绝,不得不投身于保护工作。”李维东说。
       伊犁鼠兔一般生活在天山高海拔地带,需要靠肉眼察看花椒大小的粪便,以及用架设在悬崖峭壁间的红外相机追踪它们的行踪。
40年来,李维东与同事每隔4年就扛着沉重的设备,徒步穿越3座海拔3000多米的天山主峰,进入伊犁鼠兔分布区的14个定位观测点作调查。
       为了研究和保护伊犁鼠兔,李维东和他的团队跑遍了新疆最险恶的高山、最陡峭的悬崖。野外考察环境极其艰险,一些地方甚至没有布置安全绳,李维东常常只能徒手攀岩,在距地面四五米高的崖壁上行进。令李维东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乌苏市巴音沟做鼠兔分布区调查时,他从刚下过雪的崖壁上滑坠,手指头本能地紧抓岩壁表面,指甲被劈裂了,才好不容易抠住一块凸起的岩峰,可是相机套却从悬崖边滚落下去……
       2015年,“李维东自然生态保护服务工作室”成立。当年,原新疆环境保护厅破例立项,为他们的“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天山一号冰川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特有物种监测研究”工作划拨了8万元经费开展工作。
        2016年,在原新疆环境保护厅和林业厅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李维东在精河县启动了中华伊犁鼠兔保护地项目,这是距发现伊犁鼠兔模式标本产地最近的区域,目前伊犁鼠兔保护地的中心保护站已经建立起来,天山精灵卫士的蒙古族农牧民志愿者队伍已经能独立开展巡护和监测工作。
       2005年,伊犁鼠兔作为濒危物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0年7月24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伊犁鼠兔物种日”;2021年2月5日被收入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多年来,在李维东的努力下,伊犁鼠兔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这也令李维东感到很欣慰。如今,李维东仍在致力于伊犁鼠兔的保护工作,“虽然今年68岁了,但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我会一直守护着我的‘精灵’们,直到永远”李维东坚定地说。
王琳:从插画师到“最美环保志愿者”
       曾经的王琳是一位专注于绘画的插画师,她的作品涉及新疆民族特色文创产品的研创。然而,一次偶然的插画任务,让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而这一次的踏入,更让她从一名插画师变成了全心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2022年她也被评为“全国最美生态保护志愿者”。
       她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故事,还要从2016年说起。那年,荒野新疆自然保护志愿者团队急需插画师为新疆的野生鸟类绘制插画。这次合作不仅是王琳首次接触公益组织,也让她对新疆的鸟类有了初步了解。回忆起那次与荒野新疆的合作,王琳仍然历历在目。“那是我第一次为野生鸟类画插画,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听了志愿者们介绍鸟类的生存情况,我深受触动,决定要加入他们,为保护这些珍贵的生命出一份力。”
       加入荒野新疆后,王琳开始深入了解白头硬尾鸭这一稀有鸟类。她说:“白头硬尾鸭是我接触到的第一种野生鸟类,它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那时,很多人都不认识这种鸟类,甚至有人偷鸟蛋。我们志愿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定要采取行动,保护它们。”
       为了保护白头硬尾鸭,他们找工人对它们的活动区域拉防护网,为白头硬尾鸭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因资金有限,陆陆续续用几个月才把防护网拉好。王琳也开始着手做一些保护白头硬尾鸭的宣传工作,设计宣传册、画海报,不遗余力。

王琳:从插画师到“最美环保志愿者”。
       在保护白头硬尾鸭的过程中,王琳和志愿者们历经艰辛,亲眼目睹了人类对自然的伤害,也亲身经历了志愿者们的无私付出。这些真实而深刻的经历不仅触动了王琳的心灵,也成为她创作的灵感源泉。她用长漫画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从写文字故事脚本,到画成稿。她把自己与志愿者们的亲身经历都在漫画中表现出来,巡鸟护卫队、湿地水源保护,孵化鸟蛋等等。
       亲身经历的事总是能打动人,王琳创作的长漫画也受到了关注,很多人也为死去的白头硬尾鸭而伤心,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白头硬尾鸭的工作中。
       随着团队和社会媒体对白头硬尾鸭的宣传,人们开始重视和保护它们。“现在白头硬尾鸭被列为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白鸟湖湿地已经由政府来保护,为白头硬尾鸭创造更好生存条件,每年夏季来这里繁衍的白头硬尾鸭也越来越多。”王琳说。
       虽然王琳在过去参与过许多公益活动,但她始终觉得那只是浅尝辄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插画师身份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
       后来,王琳开始深度参与生态保护活动,她不再仅仅是一名参与者,更是一名发起者和组织者。2020年,她组织了“雪豹之城”公益店活动,这是一个致力于打造新疆生态名片的项目,它计划在全国吸引100个店铺加入公益店。通过这个活动,王琳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到新疆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同年,在她的带领下,“雪豹之城”宣传活动全年共举办了11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列中来。不仅如此,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如短视频制作者、抖音博主和新媒体从业者,也开始加入到这个志愿者团队中。
       为了更好地推动生态保护事业,王琳自己还成立了“歹猫自然”公益组织。这个组织不仅专注于生态保护,更重要的是,它为王琳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集结更多的插画师志愿者,共同为公益项目提供绘画支持,为展览工作创作公益传播内容。
       现在的王琳,工作与生活已经完全与公益融为一体。“当我看到自己的插画和宣传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我就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我知道,我正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王琳说。
郭安平:风口21载的植树护林路
       阿拉山口,曾经是一片狂风肆虐、飞沙走石的荒芜之地。然而,在短短的十多年间,这里的绿化造林面积增长了近两倍,达到了1.68万亩,城区绿化率也提升至35.15%。这片昔日的戈壁滩如今已经披上了“绿装”,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而这一切,离不开辛勤劳作、默默耕耘的护林员们,这其中就有郭安平夫妇。
       2002年,郭安平和他的妻子来到了阿拉山口,开始了他们的护林生涯,这一干就是21年。初到阿拉山口的日子异常艰难。大风、缺水,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让人退缩,但郭安平夫妇并没有放弃。回忆起刚来到阿拉山口的日子,郭安平说:“20年前阿拉山口大部分地区还是荒滩隔壁,风吹石头跑,石头打到脸上生疼,在这里植树造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植树,每刮一场风,就要扶一批树,刮一次扶一次。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大风把9根电线杆刮断了,一棵棵小树苗被连根拔起。在这样的环境下,树苗能活下来是件不容易的事。”
       要养好树,水是关键。当时,管护站只有3口水井供水。随着树木增多、用水量增大,这3口水井已经无法满足灌溉需求。正当郭安平夫妇为用水问题发愁时,喜讯传来:为满足绿化用水需求,当时的阿拉山口口岸委决定从阿拉山口口岸供水有限公司净水厂引水,用于城市绿化灌溉。
        有了充足的水源,郭安平夫妇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树苗的养护工作中。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他们都仔仔细细,不敢有丝毫懈怠。在郭安平夫妇的精心管护下,小树苗长成了大树,一条宽约225米、长约6公里的长方形林带慢慢形成,这就是他们的“夫妻林”。

郭安平(左)在风口 21 载植树护林。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阿拉山口的真实写照,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这里的绿色越来越多,风沙越来越小。2012年12月,阿拉山口市正式成立,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市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郭安平夫妇等护林员的工作也更加得到了重视和肯定。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不仅让阿拉山口披上了绿装,更为这座城市筑起了一道生态绿化屏障,使得阿拉山口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旅的生态旅游城市。
       2022年,阿拉山口8级以上大风天气120天,较历年减少29天,大风性灾害气候逐步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阿拉山口市城区绿地面积419.44万平方米,有4个公园绿地面积达4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面积29.37平方米。
       21年的坚守,他们战风沙、斗天灾,郭安平夫妇圆满完成了1600亩林区的种植和管护任务。“我们一辈子总要干好一件事吧。”郭安平朴实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
       看着林带边日益繁荣的城市,郭安平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未来,阿拉山口除了高楼大厦,其它地方都能种上树!”
冬花:我愿用一生去守护
      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县城西边的苏鲁别珍山谷,涌泉密布、溪流纵横。这里是被誉为“活化石”新疆北鲵的家园,也是冬花守护了20年的地方。
       新疆北鲵,又称中亚北鲵,是距今约3.5亿年的孑遗物种。新疆北鲵的自然生存能力较弱,再加上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曾一度濒临灭绝,《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极危”物种。为了保护新疆北鲵,1997年,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在上述区域成立,201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冬花出生于当地一个蒙古族牧民家庭,为了保护新疆北鲵,2002年,冬花和老伴在这片无人区安了家,成为了保护区内的一名基层巡护员。
       苏鲁别珍山谷中的日子是寂静而漫长的。然而,对于冬花而言,这里充满了生活的热闹与喧嚣。每天清晨,她会提起背包,开始她的日常巡护工作。在清澈的溪流边,她小心翼翼地翻起一块石头,就有一只新疆北鲵游了出来,它扁平的头上长着一对向外突出的眼睛,躯干略呈圆柱形,尾巴侧扁且竖立。“新疆北鲵每年11月中旬开始进入冬眠期,次年4月逐渐解除冬眠。”冬花说,这段时间,她每天都要在保护区内巡查,确保其顺利进入冬眠。

冬花愿用一生守护绿色。
       这些“活化石”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是她内心深处的孩子。“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让我一直舍不得离开。”冬花深情地说。
       冬花说,以前每年的四月中旬,随着冰雪的消融,温泉县再次恢复了生机。但对于她来说,这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大批的牛羊被驱赶至保护区附近,不仅环境受到威胁,连那些隐藏在石头下的小小北鲵也面临被踩踏的危险。驱赶这些牛羊是冬花每日巡逻的一项工作,在路好走的地方骑摩托,不好走处就骑马。无论多艰难,她都始终坚守在那里,撵出误闯的牲畜,劝离擅自进入的人员,用她的方式告诉世人:这里有生命,需要被尊重。
       “现在保护区已经禁牧,周围都拉上了围栏,牛羊的威胁已经减轻了很多。”冬花说,保护区内还用上了远程微波视频监控系统,建成了生态监测与管理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护新疆北鲵。
       据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纪晓伟介绍,近年来,管理站针对北鲵保护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善、规范的科研监测体系,保护更显“科技范”。
       然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近年来,新疆北鲵的种群数量稳步增长,从2015年的1700尾增长至3000余尾,这背后离不开像冬花这样的守护者们的坚守与付出。
       如今,已经66岁的冬花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有人曾劝她搬去县里和子女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但她拒绝了。“这份工作我干了20年了,我热爱我的工作,喜欢这些可爱的北鲵,未来我会继续坚持下去,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
王汉冰:与自然对话的摄影师
       “从对生命美丽的赞叹,到对美丽生命消亡的警醒,这是我拍摄胡杨的主旨。”这是王汉冰,一位与自然对话的摄影师,对他二十多年来以胡杨为主题的摄影创作的诠释。
      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王汉冰1999年从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摄影专业毕业后,便踏上了这条与胡杨为伴的摄影之路。两百多次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胡杨林中,他镜头下的胡杨,无论是春华秋实,还是严冬酷暑,都展现出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业界誉他为“胡杨王”,而他自己却说,是胡杨让他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拍摄的方向。
       在王汉冰的眼中,胡杨并不仅仅是沙漠的英雄树,它们更是他心中对生命、对自然敬畏的象征。“胡杨在恶劣环境下的悲壮美,与自然的和谐美,都是我镜头下的主角。”他说。他用摄影艺术的方式,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与人、环境与生态等问题表现出来,让人们面对胡杨,思索生态、思索未来。
      然而,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并非无源之水。王汉冰的家乡在新疆巴州尉犁县,这里是塔里木河的下游,也是胡杨的故乡。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人们的过度垦荒种田和不节制用水,塔里木河断流,沙尘暴频发。看着家乡生态环境的恶化,王汉冰内心深受触动,他决定用手中的相机拍摄反映当地生态环境的照片。王汉冰说,拍摄它们不单单是为了捕捉美景,更多的是想用镜头记录胡杨脆弱的生存环境、艰难的生命历程,同时将其从中受到的震撼、感动和启示,告诉更多的人,呼吁大家一起保护胡杨,保护生态环境。

王汉冰是一位与自然对话的摄影师。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拍摄过程辛苦而危险,迷过路、翻过车、掉进过冰河中……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为了等待那个最好的拍摄时机,他常常风餐露宿于沙漠戈壁中,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穿行在胡杨林及荒漠中直至精疲力尽,席地而睡。他说:“这些都是为了捕捉那一瞬间的美丽,那一瞬间的生命。”
      他的作品《沙狐之眼》就是这样诞生的。这张照片拍摄于干旱少雨的库木库里沙漠,以金黄色的大漠为背景,两汪碧蓝色的水洼仿佛狐狸的眼睛。这张照片获奖后迅速在网络传播开来,很多网友被其深深吸引。“好勾魂的一眼!”“这一眼似乎洞穿千年。”网友们如此评论。然而背后的拍摄过程却并不容易,王汉冰和同行的考察人员们需要小心翼翼地沿着沙漠边缘行进,他们遇到了高反,车子陷进沙子里……但王汉冰仍然坚持寻找最佳角度进行创作。“其实拍摄《沙狐之眼》,和他平时拍摄的胡杨林一样,初衷都是努力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变化。”王汉冰说。
       而对王汉冰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拍摄,是在2014年4月26日,当天早上,狂风裹挟着沙尘,天空瞬间变得昏暗如夜。然而,即使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王汉冰依然决心要记录下这一切。他顶着风沙,驱车前往离家50公里的胡杨林。到达后,他只能用塑料袋包裹着相机,眯着眼睛在沙尘中艰难拍摄。那一刻,他的脸上、相机上全是沙粒,耳边只有沙子打在器材上的声响。
       这场沙尘暴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时分才渐渐平息。天空放晴后,整个天空被染成了橘色,仿佛在诉说着刚刚经历的磨难。在回家的路上,王汉冰遇到了一位五十多岁的放羊老人。老人的脸上也满是沙尘,他扯着嗓子告诉王汉冰,他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沙尘暴,连羊都跑丢了。那一刻,王汉冰深深体会到了胡杨林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这片胡杨林,他们面临的风沙可能会更大。
       对王汉冰来说,摄影不仅是他的职业,更是他的使命。王汉冰说“二十多年的拍摄,有时真的很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这也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塔河生态治理的持续进行,王汉冰深感家乡生态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他说:“我亲眼见证了这里的风沙变得越来越少,大片的胡杨林重新茂盛起来,这在我的镜头里也得到了真实的记录。如今,我拍摄到的鸟类越来越多,这充分说明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恢复。”王汉冰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爱得非常深沉:“胡杨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会继续拍摄下去,用我的作品呼吁更多人关心、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大美新疆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许秀花:心系生态,公益诉讼路上的坚守者
       许秀花,这位在泽普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工作的女干警,一直以来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的坚实后盾。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检察人员,更是一位热爱大自然、心系生态的守护者。
       “当我看到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我心里真的很难过。我想,如果我不站出来,不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那谁会来关心它呢?”许秀花深情地说道。
       自1996年加入检察院以来,许秀花就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洒在了这片土地上,2020年开始从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后,她又和同事们一起,深耕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为了守护泽普县的绿水青山,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用心、用情、用力守护着泽普县的绿水青山。
        “2020年,我们摸排的线索是20件;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增至30件;2022年更是达到了34件。而在2023年仅截至7月,我们就已经摸排了15件。”许秀花清晰记得每一年的数据变化。这些数字背后,是她和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许秀花在整理撰写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许秀花和同事们的工作成效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数字上。从2018年至2023年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许秀花和她的公益诉讼检察人员同事们,共督促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恢复了被损毁的耕地、林地7.6亩,让这片土地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们还成功督促8个乡镇共挽回、清理了30吨干枯树枝,生活垃圾、废弃水泥块、砖块、渣土等建筑垃圾,使这些地方恢复了整洁与美观。在医疗垃圾及废水处理方面,他们督促了4家乡镇医院或卫生院、2家口腔门诊进行了违规处置的整改工作,进一步确保了泽普县的环境健康。
       为了加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他们摸排出了18棵缺乏保护的古树,通过发送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履行了其职责。现在,这些古树都已经拥有了“身份证”,完成了建档、挂牌公示、围栏保护等工作,得到了更加全面和细致的保护。“当我看到那些被我们保护下来的古树、林地,我就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许秀花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为了实现更好的生态保护效果,许秀花还积极探索办案新机制。她联合喀什地区生态环境局泽普分局等多个单位,开展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宣传,并多次组织各种听证会,打造了一个多方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同时,通过应用“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通过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方式,推动解决了一些跨部门、跨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成功解决了多个乡镇白杨树防护林大范围枯萎的问题,这一机制也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每当我想到能够为家乡的生态环境做出一点贡献,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许秀花动情地说。
       这就是许秀花,一个用数据说话,真心守护生态环境的公益诉讼先锋。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检察工作的历程,更是一曲对家乡、对大自然的赞歌。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相信泽普县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而她的故事也会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生态保护的事业中来。
       在许秀花看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她说:“只要我还能干得动,我就会继续坚守在公益诉讼的岗位上,为守护泽普县的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丁锦慧:社区里的环保卫士
       在博乐市的街头巷尾,如果你问起丁锦慧,很多人都会露出赞许的目光。这位博乐市青达拉街道环保干事,虽然只在环保领域工作了短短几年,但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我从小就喜欢大自然,看到环境受到破坏,我心里真的很难受。”这是丁锦慧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从2019年投身环保工作,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始终冲在环保工作的第一线。
       为了排查一个小区的污染源,她连续工作,每天都在现场,有时忙得连饭都吃不上。丁锦慧说“那段时间真的很累,但每当想到能够为这片土地、为这里的居民做点什么,我就感到很有动力。”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丁锦慧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久前,辖区内的一家店铺烟囱发出的噪音引发了居民的不满。得知此事后,丁锦慧没有犹豫,立即和同事多次前往现场勘察。“那个烟囱噪音特别大,影响到上面的住户。住户意见特别大,他们联名想把这个店铺弄掉。”丁锦慧回忆道。

丁锦慧(右)是社区里的环保卫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丁锦慧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干部合作,让店铺重新点火,对油烟机进行净化,并请来第三方为烟囱加装降噪设施。经过这些努力,噪音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确保居民满意,丁锦慧还组织了多次业主会,邀请居民、店铺和第三方共同参与,听取大家的意见。如今,烟囱噪音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居民们也表示出了他们的满意。
       在丁锦慧看来,环保工作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份责任。她深知,这份责任重大而艰巨,但她却从未退缩。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加班加点,忘我工作。
        然而,对于丁锦慧来说,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每当我看到环境变得更好,看到居民们的笑脸,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她说,“环保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当我想到能够为这片土地、为这里的人们做出贡献,我就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
       除了日常的环保工作,丁锦慧还非常注重环保宣传。她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大节日,组织各种宣传活动,深入到社区、学校、企业中,向广大居民宣传环保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她每个月都设立一个主题,组织社区深入居民家中、小区内进行宣传。设立咨询台,举办有奖问答活动,制作宣传片,用各种方式让居民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我们在居民微信群、QQ群里也自己编一些贴近居民的小问答、小宣传标语。就是让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理念入脑入心,让居民随时都能看到、时刻都能想着。”丁锦慧笑着说。不仅如此,她还鼓励居民们制作分享一些环保、节水的小视频。这些视频中,有老人、小孩,他们在家中实践保护环境、节水方法,用最真实的方式宣传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理念。
       在丁锦慧看来,她所做的只是平凡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凝聚了她的环保理念。她深知,环保并非仅靠大规模的项目和行动,而更在于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努力。她说:“其实我所做的都是平凡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做到。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为环保出一份力,那么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更美好。”
黄晓芳:戈壁滩上的“绿色风电之花”
       在荒凉戈壁上,一个女战士的身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不畏艰苦,不惧风沙,用她的智慧和毅力为风电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她就是2023年“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金风科技研发中心控制工程与保护部副部长黄晓芳,被称为“风电女战士”的技术尖兵。
       从小在达坂城长大的黄晓芳,对风车有着特殊的情感。“那时候,我常常站在窗台上,看着远处的风车转动,觉得特别神奇。”她回忆道。这份童年的好奇,逐渐演变成了她的人生追求。2006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投身风电行业,开始了她的研发之路。
       研发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在风电行业。为了寻求技术突破,黄晓芳和团队每年有半年时间在达坂城的戈壁荒漠上工作,大家在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啃干馕喝凉水,在大风中爬风机上塔筒。“那时候的塔架有六十多米高,相当于二十多层楼。我们需要徒手往上爬,眼睛只能往上看,不能往下看,否则腿都会软。”黄晓芳说。在办公室的工作同样不轻松,除了研发类工作,还需要7*24小时做好风电场的技术支持工作。
       然而,正是这样的艰苦环境,塑造了黄晓芳坚韧不拔的性格。她不仅取得了低压电工证、高处作业证等各种特种作业证书,还成为团队中唯一的女同志。同事们称她为“拼命三娘”、“女汉子”,但她更觉得自己是一个“风电女战士”。

黄晓芳:戈壁滩上的“绿色风电之花”。
       2007年,金风科技引进德国技术的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黄晓芳作为小组成员之一,参与到主控系统软件的工作中。从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到国产化样机并网运行,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2009年,黄晓芳再次突破自我,重新设计了风机控制系统软件架构,成功将48版软件版本整合为2版,实现了在所有机组上的平稳过渡及应用。她的这一创新为金风科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中国风电行业树立了新的标准。
       2015年,黄晓芳主导编制了国内第一个风电行业控制软件方向的标准,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之后的几年,黄晓芳和她的同事们屡次刷新行业记录。2017年,他们将风力发电机组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从1000小时提升至4000小时。
       2022年,黄晓芳和他的团队一起攻克了风电行业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她多次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项目,主导了定桨失速型、直驱永磁型风机的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及国产化。她创新的控制软件架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彻底打破了软件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引进的局面。
       在三峡集团发布的消息中,福建平潭海上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是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而黄晓芳所在的软件工程师团队,正是这台机组调试并网的主力军。她感慨万千:“这是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风电行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风电会照亮更多人的生活,也会为我们的家园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十七年,黄晓芳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个风电女战士的辉煌篇章。她是戈壁滩上的“风电之花”,也是风电科技的“拼命三娘”。“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是金风科技这个大平台让我有幸能够见证3060双碳政策下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也非常荣幸成为绿色能源践行者的一份子,就像金风科技的愿景说的那样,为人类奉献碧水蓝天,为未来留下更多资源。”黄晓芳说。
吐地·艾力:拼搏奋斗,只为新疆绿水青山
         吐地·艾力,这位来自新疆的环保战士,将坚定的环保信念融入生活的每一刻。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身影,而是成了环保的代名词。与吐地·艾力接触的每一个人,都会被他的执着和热情所感染,那种对环保的深沉的爱,仿佛从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呼吸中都能感受得到。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是那位热衷于传授环保知识、呼吁人们守护环境的布道者。他的人生轨迹,就如同一部生动且震撼的环保纪实片,记录了他的奉献与奋斗。
        身为“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荣誉称号获得者、全国“2021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和“2022最美奋斗者”,他还荣获了“第五届全国保护母亲河奖个人突出贡献称号”以及第四届乌鲁木齐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的称号。这些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生动地展现了在环保道路上,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所能激发出的巨大力量。

2017 年吐地·艾力(右四)带领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在鄯善县达浪坎乡阿扎提村动员 300 多户农牧
民开展生态种植肉苁蓉科技志愿服务科技培训,弘扬科学精神,为农户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农户
科学素质 。
       1968年,吐地·艾力出生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一个残疾特困家庭。他的成长伴随着沙漠、胡杨林和塔河边的风声,而那些绿色的田野和繁茂的森林,只是他心中的向往。他曾亲眼目睹了沙漠日渐侵蚀庄稼、河流干涸如龟背、树林被沙尘暴掩埋的景象。这一切让他感到忧心忡忡,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我有责任为环境保护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必须采取行动缓解急剧恶化的生态。”吐地·艾力坚定地说。
       这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将想法付诸行动。他决定成立一个环保组织,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使命。2007年,吐地·艾力创立了新疆慧光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同年乌鲁木齐慧光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团队也应运而生。他回忆道:“‘慧光’刚成立时,我可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和专家学者讨论了好久,才为组织定下了‘慧光’这个名字。”他解释道,“‘慧光’这两个字意为‘智慧’和‘光明’。我们希望用智慧和光明照亮环保的道路,引领更多人走向生态文明的未来。”
       17年来,吐地走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据统计,截至目前,吐地·艾力已经累计开展了长达86200小时的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他累计组织了超过28000名志愿者参与环保志愿工作,不断激励、引领着更多人加入到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实践中。
       他不仅仅是一个组织者、一个引领者,更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文明的推动者和保护母亲河的维护者。2008年至2011年的四年间,他组织科研院校的科技工作者,在环境恶劣的尉犁县、若羌县徒步行程3000多公里,做了30场塔河保护的专题报告。他让近5000人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为10000棵胡杨林建立了电子档案,为保护胡杨林、保护母亲河、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做着自己的努力。
       他不仅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更关心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他响应政府的号召,走进“生态脆弱+收入较低”的乡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荒漠化治理等工作,以生态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他成功建立了20000亩的生态产业基地,帮助了2560户农户,使他们的户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他通过种种努力,促进当地农牧民通过种植防沙经济林果、特色养殖等方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率。
       吐地·艾力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的目光始终瞄准着前方的环保之路。每一个荣誉、每一次认可,都是他前进的动力,也是他继续奋斗的源泉。吐地·艾力坚定地说:“环保的路,我一直在走,未来也将继续前行。希望更多人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