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做”而论道 >

迈向新时代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乡村起航——专访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

时间:2021-08-11 10:20来源:未知
导读:生态文明是基于东方智慧的新文明之路,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起点在乡村,希望也在乡村。...
文/李平沙

  今天,我们如何读懂乡村?这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学者穷尽半生所思考的问题。为了研究中国的乡村,他用大量的时间深入乡村调研,脚步踏遍了大大小小的村落;他用心感受乡村的农耕文化和生命温度,敏锐观察新时代乡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9年6月29日下午,在国家行政学院一间简陋的办公室,《环境教育》记者见到了这位用脚来做学问的学者。作为乡村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的开拓者,张孝德已经跟踪研究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20多年。在他看来,乡村是中国文明之根,有悠久的农耕文明,诗意的栖居环境,多样的民居建筑,是中国生态文明的摇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融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如何理解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如何看待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如何唤起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意识?怎样推进基层生态文明教育?围绕乡村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环境教育》对原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张孝德进行了专访。他认为,生态文明是基于东方智慧的新文明之路,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在中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起点在乡村,希望也在乡村。
 
  生态文明是基于中国智慧的环境治理方案
 
  《环境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十九大报告明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角度,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思想?
 
  张孝德:从人类文明形态高度来解读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应该是一种针对工业文明提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古代农耕社会,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主要通过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来处理,这种方式包含人对自然的尊重包括天人合一的观念但我们不能说那个时代就有生态文明。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态文明是十八大以后,针对工业文明提出文明形态的变化。
 
  实际上,生态文明这个概念在八十年代理论界就已经提出来,但目前为止,作为一个国家明确高举生态文明大旗,明确提出走生态文明的道路,中国是唯一的。这条道路是没有前人走过的,可参照的道路。但目前许多媒体发表的文章以及个别专家学者对生态文明的解读,仍然停留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环境保护的层次,而且这种认识在理论界与社会上占据较大比例。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针对解决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环境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但绝不能把生态文明等于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思想确实源于环境保护,但不等同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与保护,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为什么我们今天遇到同样的环境问题,却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对于这个问题,十九大报告中使用的两个关键词,值得我们关注: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基于中国智慧,提出的不同于西方的新环境治理之路。西方对环境治理的思维,属于西医式的头痛医头、脚疼治脚,治标不治本的不可持续的治理。而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恰恰是基于系统辩证、五行生克的中国智慧,尝试把环境问题置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系统中来解决的新探索。所以,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环境保护。
 
  中国环境保护应该是基于中国智慧的环境治理方案。我们提出生态文明来解决环境危机,不是通过单纯的技术思维来解决。我们最大的创新之处,对这个时代最大的贡献,正是治理环境的哲学智慧和一系列的方案。我们需要找到一条比西方工业文明更可持续的文明,秘密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化智慧。具体来说,西方文明的危机不是一个单一的环境危机,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人类遇到的环境问题背后是整个文明系统出了问题,支撑工业文明的哲学、文化出现了问题,而中国五千年文明形成天人合一、以天地为师思想、利他共生天下文明观和系统性的思维,恰恰是医治工业文明最好的哲学、最好的智慧。
 
  近代以来,影响世界的主要理念和思想,往往来自西方,但21世纪世界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型,则需要东方智慧。对于这个世界大变革,既要继续汲取世界先进理念和思想,更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四个自信”,我们要提高文明自觉和自信,担当起探索未来人类面向生态文明新道路、新思维、新文化、新理论的使命。如果说18世纪以来西方为世界贡献了工业文明模式,那么21世纪将是中国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的世纪,这个贡献就是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乡村开始
 
  《环境教育》:民国时期,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坚信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寻中国发展的出路,如梁簌溟先生提出的乡村建设运动。今天的中国同样处于重大转型时期,您如何看待乡村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张孝德: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中国要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新文明道路,这条新文明之路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智慧则来自于离天地最近的中国乡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乡村开始,传统乡村恰恰具备了满足建设生态文明天然优势。
 
  首先是文化优势。医治工业时代带来的弊病的解药不在城市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中国的智慧,传统中国智慧和中国文化来自于乡村,因为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根在乡村;二是资源优势,比如光伏、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地方在乡村。工业文明时代以化石能源为主,必须集中开采、集中使用,在这个时代城市必然有优势。而支撑生态文明时代的新能源则是可再生能源,最大的特性是分布式,在农村就更容易做到自给自足,从这个角度来讲,农村比城市更容易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经济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未来的农村是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势地区,未来乡村的青山绿水不仅可以修心养目,还能变成财富的来源;四是生活优势,有数据表明,一个农村农民的能耗相当于城市人的三分之一,乡村生活是低消耗、低消费的生活方式,这种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会将幸福感最大化。
 
  总之,整合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乡村的能源、乡村文化等这些诸多要素,我们会发现,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全域生态文明在中国的乡村就可以建设出来。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起点可以在乡村,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在中国,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在乡村。
 
  乡村遇工业文明衰,逢生态文明兴
 
  《环境教育》:我国的城镇化率在改革开放40年间得到了快速提升,以每年1个点的速度增至59.6%。曾经“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乡土中国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记忆。近几年媒体报道博士生“返乡笔记”也曾引发舆论强烈关注,有观点认为城镇化导致乡村的凋敝甚至消亡将成为必然,对此您如何看待?
 
  张孝德:首先,我们要消除一个偏见,今天中国的乡村高度多样化,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和景象来进行描述。我们可能认为想象中最偏远落后的乡村,比如云南、贵州、青藏高原,离现代都市文明生活距离很远,但是,这些地方恰恰是保留青山绿水最原始、最圆满的地方。乡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今天对乡村的认识差别很大,好多人对乡村并不了解,更不要用媒体思维、新闻效应来解读乡村。今天中国城市是高度同质化的,但中国几十万个乡村,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样子。
 
  其次,乡村究竟是消亡还是复兴,这是两种不同逻辑得出的结论。今天的中国处在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中国五千年乡村文明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如果从工业文明的逻辑来看今天的乡村,乡村面临的可能是箫条,甚至是消亡和终结。因为乡村并不是工业经济发展最好的载体,不能承载高效率的现代工业化。在新工业化的分工体系中,乡村唯一功能是为城市生产粮食。乡村命运是乡村的农业工业化,乡村的农民市民化,乡村的村镇城市化,留在乡村的人将是从事现代化的农业工人和农场主,传统的乡村社会将会消失,中国五千年乡村文明走向终极。但是,正如上一个问题所言,从十八大之后提出的生态文明逻辑来看,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本与五千年文明传统的乡村恰恰具备了满足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诸多要素。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乡村具有满足绿色消费、低碳消费、文化消费新趋势所需要的新产品、新经济、新财富,会成为绿色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收益者。从这两个不同的逻辑出发,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结论——乡村遇工业文明衰,逢生态文明兴。
 
  历史上,东方和西方是两种不同的模式。西方文明是城市主导文明模式,而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是乡村主导模式。西方搞城市化不存在文明断根的问题,而中国一方面必须搞城市化,但不能走西方式的城市化之路,中国必须走有根的城市化,必须为乡村发展留下位置。我们既要像西方一样搞工业化、城市化,但又不能以消灭乡村为代价。破解这个难题,就只能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对于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的理解,需要读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本位思想。所谓乡村本位论,就是乡村是中国文明之根,乡村是中国发展不能突破的底线。今天我们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在一个关键时刻再次对中国乡村与中国发展的航向调整。由原先的单极城市化之路转向以乡村为根的新型城市化之路,这是中国乡村由衰败走向复兴的开始,乡村振兴是在发展乡村的过程中找到中国走向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路径,思想和理念。我们坚信,中国五千年的乡村文明在与城市文明的共生中,可以成为生态、文明、幸福、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多种力量相结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教育》: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您认为要用何种方式或途径去唤起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进程中,又该如何有效地推动公众参与?
 
  张孝德:农民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但农民不会自觉地去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知识分子等其他群体来带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多种力量结合,比如鼓励大学生下乡,充分发挥外来知识分子、乡贤等群体带头作用,通过多种群体力量相结合,共同带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中国乡村复兴的希望正是取决于有没有人回到乡村去,只要人来了,乡村就活了。我预测,未来三到五年之内,将会出现一个大的拐点——新回乡运动。从目前看未来会有五类人群返乡寻根回乡路:第一类新告老还乡、新乡贤归乡;第二类返乡创业者农民工;第三类新老知青、艺术家下乡;第四类逆城市化推动城市人下乡;第五类国际回乡寻根者。我们未来的乡村生活将是一群有共同生活的理念、志向,能共同到一个地方去,建设我们理想中的诗意文明的生活。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要推进公众参与需要走适合中国国情道路。西方国家由于是“大社会,小政府”的结构,因此环境治理的民间力量要大于政府力量,但在中国我们既要发挥自下而上的作用,又要利用政府权威和组织优势来推动公众参与,尤其是要发挥领导干部群体的带头作用。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中央机关要带头进行绿色校园、绿色机关的建设。只要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这些重要的群体起到带动作用,给老百姓做好榜样,就能够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未来面向生态文明的教育是一场革命
 
  《环境教育》:您一直致力于乡村儿童启蒙教育,而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和大学,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程度并不乐观,您认为该如何提高基层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
 
  张孝德:未来面向生态文明的教育会是一场革命。我们怎样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怎样培养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人才?走向生态文明时代,教育改革和转型是第一位。我认为教育要有三个方向的转型。
 
  第一个转型是由服务于工业文明的教育转向服务于生态文明的教育,这个教育不是局部学习如何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而是生态文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哲学都将发生变化,需要培养适应新时代新人才,而不是适应工业时代的人才;第二个转型是由追赶西方断根的、远离传统文化的西化教育要转型到回归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根的传统教育;第三个转型是要从远离自然、单纯的技术教育、功能教育、缺乏德性的教育,回归到自然教育、乡土教育和人文教育中。
 
  这个改革这么大,我们要从哪做起呢?我认为起点在于儿童的启蒙教育。未来最好的儿童教育不是在城市,而是在乡村。第一,乡村是儿童教育和生活的天堂,乡村是离天、离自然最近的地方,乡村的特性与儿童的天性是吻合的。第二,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弊端,是天人独立,人类远离自然,远离精神家园的、远离生命关怀的教育。特别是对于中国人,我们的精神家园在乡村。所以爱国教育的最好教育,是从儿童时代就要进行爱家乡的教育。乡村如果没有教育,我们就会失去故乡的教育,爱国教育也就失去了根。第三,今天的教育是急功近利、追求知识的教育,而决定中国未来是开智慧的教育。自然是智慧之母,迈向未来、打开智慧的最好教育是在乡村。
 
  因此,在乡村振兴中,最需要社会关注的是教育要回村,没有教育的乡村是没有希望的乡村,无论今天的乡村有多大的产业,有多少钱,都不能保证乡村文化与乡村文明的传承。乡村振兴,最具有长远的战略,最迫切要做到是让妈妈回家,让教育回村。从这个意义上,乡村教育是决定乡村与中国未来的一号工程。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