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做”而论道 >

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时间:2023-11-28 11:12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2023 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本期邀请生态文学作家、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青松、清华大学生态文明...
       本刊记者/李平沙
       编者按:2023 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本期邀请生态文学作家、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李青松、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卢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王利华分别从文学、哲学与历史的角度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传统生态智慧
     《环境教育》:如何看待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古人有哪些生态智慧值得我们借鉴?
      李青松:我最近在重读《道德经》,老子这部 5000 字的奇文,深刻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的根基。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根据自然法则产生,并且遵循自然法则运行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永远离不开自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不带着深深的自然的印记。
      万物负阴抱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气,和气其实就是平衡的状态。自然是受自然力控制的,混沌与秩序并存,有时秩序胜于混沌,有时混沌取代了秩序。变化的条件可以转化成秩序的条件,秩序的条件也可以转化成变化的条件。自然永远处在喧嚣骚动中,一刻也未停歇,在变化中瓦解,进而又建立新的秩序。在生态系统存在的时候,就显示出一种动态的内聚、稳定及秩序。野生动物的种群变化,如增加、饱和、竞争、拼斗和平衡等情况, 文明,一定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吗?未必。我们永远看不到自然的整体和全部。把多样化的自然改造成产业化的农田和园区,改变了自然固有的生态谱系,甚至彻底摧毁了生态系统。——这是包括我们在内的人类应该反思的。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自然观:一种是以生命为中心;一种是以人类为中心。前者,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也归属其中;后者,自然是供人类索取和利用的资源。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有三个,一曰“不争”,二曰“无为”,三曰“道法自然”。人能够改造自然,同时也受制于自然。对于水的认识,没有人能超过老子,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因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自然有着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解决自然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无为——把自然还给自然,不干预,不折腾,靠自然本身的修复能力修复自然,才是上上策。
        卢风:人类社会相继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四种文明形态。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最早提出了“大地共同体”这一概念,大地共同体是包含人、动物、植物、土壤、水等一切事物的共同体,利奥波德主张尊重共同体内的每一个成员。根据这种观点,人与自然不再是对立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不应随意破坏自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无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还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自然规律,但是存在征服自然的观念,这种观念甚至影响至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表明自然观发生了“由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的深刻改变。新自然观的形成,既是最新科学的精神升华,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家思想都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例如,儒家重视“赞天地之化育”,佛教严禁杀生,并力主普度众生,道家主张“自然无为”,等等。我国为解决当代全球生态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生态环境不只是我国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国外交所坚持的主张之一,是我国面对全球环境问题展示出的中国态度和智慧。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当代价值
    《环境教育》: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图景。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学、哲学和历史学会有怎样的思考和行动?
      李青松:生态文学描绘的是一个互相依存的以及有着错综复杂关系的自然世界。生态文学的底色是自然,它提出了一个新的道德观。我对生态文学的定义是——生态文学是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自然万物关系的文学。强调人的使命和担当。它不仅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的,而且还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好的生态文学作品,一定是思想性、艺术性和生态性兼具的作品。在我看来,美是生态文学追求的境界。生态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呈现自然之美,诠释自然何以为美,以及为了实现美的目标和达到美的境界,人所付出的努力。
       生态文学是一个现代概念,生态问题催生了生态文学。可以预见,生态文学注定会成为新时代的标志性文学。生态文学的立场就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主张大地的完整性和生态的整体性。生态文学作家,要有自己的“位置感”和“在场意识”——走出书斋,置身自然,感受自然,思考自然,以自己的方式创作出具有审美追求和审美境界的生态文学作品,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入人的内心,是每个生态文学作家的使命和责任。我相信,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生态文学必将立足大地,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向人类讲述中国的生态故事,为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卢风: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文化的活的灵魂。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可简称其为生态哲学。生态哲学对现代性哲学(现代早期的主流哲学)既有所继承,又有重大超越,它就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新时代文化的“活的灵魂”。
       在现代性哲学中,人类理性典型地体现为分析性科学对自然法则的探究,理性进步就体现为分析性知识的不断扩展,它甚至以穷尽大自然的所有奥秘为终极目标。知识就是力量。随着知识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过程的控制将越来越精准。基于这种理性信念,人们力主征服自然。生态哲学肯定理性探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着力纠正现代性哲学对理性力量的过分夸大。因此,生态哲学呼吁的根本思想转向是:由佞妄的理性转向谦逊的理性,由“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这样的转向。实现了这样的思想转向,人们才会产生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真诚动机。
       王利华:中国环境史研究自起步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梯次的发展过程:一是环境保护史研究,主要整理历史上的水土整治和山林川泽资源管理经验;二是环境变迁史研究,着重考察自然环境及其诸要素的古今变化,查找当今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三是综合整体性的环境史研究,志欲体察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追寻中国文明的生态足迹,梳理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协同变化的复合机制和动态过程。从逻辑上说,三个梯次或阶段的研究可在不同的位面作出贡献:一是列述过往案例,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二是考证故实,解说因果,省察历史时期各种人类活动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是那些盲目、鲁莽活动和短视、贪婪行为的环境恶果,向世人提出警示;三是洞察“天人关系”的古今之变,为认清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和地位,合理调节自然、社会两大系统及其诸多要素的复杂关系提供历史启示。
       个人认为目前研究正开始向第三梯次推进,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尚需进一步开阔视野,明确旨归,凝练理论,提升境界,构建中国特色环境史学体系。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空前庞大的人类生态系统工程,既需要“术”的施为,更需要“道”的引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个宏伟事业,环境史学者不仅需要“求真”,而且需要“悟道”,需要透过时间纵深总结过往经验,探索健康、合理、有节度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寻求恒久不坠的“生生之道”。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
      《环境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给民众带来巨大的幸福感,您如何理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步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我们的幸福感应该从何而来?
       李青松:我们已经步入新时代,新时代是绿的时代,也是美的时代。虽然生态文学不能改变生态现状,但改变人的思维和观念,甚至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改变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即便每个人看不到,也能够真切地感觉到。我们衡量生态文明是否在全社会植根,就是要看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态文明主张人应当过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同时去感受生命的教诲,在简约中体味生活生态的意义。生态文明与穷奢极欲逆向而驰。它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里去。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生态问题的本质是人的问题,人的最大问题就是丢失了人性。 修复并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回人性,找回生活的本质,培育美、创造美。
       卢风:现代性的“进步”也就是“发展”,但现代发展观有物质主义倾向。在较长时期的现代化历程中,人们相信,物质财富增长是进步或发展的根本条件,有了物质财富的增长,才可能有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和生活的幸福。生态哲学不否认物质财富增长对于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但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提醒人们注意,人类物质生产和消费所引起的物流量和排放量不可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极限。最重要的一点是,生态哲学主张拓宽“发展”一词的外延,既反对把文明发展限定为物质财富增长,也反对将其归结为经济增长。根据生态哲学,战争频率降低、社会冲突减少、贫富差距缩小、生态健康改善、文化繁荣、人们自主选择范围扩大等,都是文明进步或发展的标志。
       物质主义是粗俗的、错误的,任由其主导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危险的。幸福生活的标准绝不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当然,因贫穷而饥寒交迫是不幸的,幸福生活以拥有足够的生活资料为前提,但幸福生活决不依赖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如果说幸福生活的客观条件是拥有免受饥寒的物质生活资料,那么幸福生活的主观条件就是健康的心理、超越的境界和高明的智慧。现代工业文明误导人们无限贪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使人们忘却了一条追求人生幸福的根本途径——自我超越或内向超越。
       王利华:以工业和科技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包括衣、食、住、行以及其他许多方面超过了过去 5000 年。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新月异的工业 - 科技进步和空前繁盛的物质文明发展,也给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愈来愈巨大的压力,气候异常、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和身体健康的损害日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物质生活富足所带来的幸福感。
        如何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缓解人与自然矛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难题。历史告诉我们: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农业时代总体上是顺应和依赖自然,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不可小觑;工业时代不断控制和掠夺自然,更是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伤害,甚至严重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最近几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迅速扩大和加剧,迫使我们不得不对“现代化”进行重新定义、重新定向。从现在开始,直至将来,人类社会都必须主动同自然和解,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尽最大可能地迅速减轻直至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各种负面影响。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发展导向,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是通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要求人们破除单纯经济理念,摒弃奢靡消费主义,消解拜金物化人格,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崇尚简约适度、洁净优雅而富有诗意的绿色生活,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真正的幸福。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
     《环境教育》:如何向青少年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李青松: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的未来。对青少年进行自然科普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必须从青少年抓起。鼓励青少年群体多读生态文学作品,不但可以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可以培育一种思维,一种观念,改变我们固有的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眼光。进而,重新调整和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人。
       卢风:我们已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历程,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这是一种必须长期坚持的全民教育,其根本宗旨就是培养生态公民。它包含三个层面——普及生态文明基本知识,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需的公共道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需的价值观转变。这三个层面是密切相关的,有了新科学所支持的生成论自然观和谦逊理性主义知识论,我们才会敬畏自然;有了敬畏自然的情怀,我们才会明白,恪守保护生态环境的公共道德不仅是道德自觉的事情,还是顺应自然的事情。换言之,当人们具有敬畏自然的情怀时,就更能恪守保护生态环境的公德规范。普及生态文明教育,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要求我们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教育采取不同的形式。生态文明教育必须从幼儿教育抓起。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不能是抽象的、说教式的,而必须是感性的,春风化雨式的,是以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节约习惯为目的的。
       王利华: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预备军和生力军,系统推进、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近十年来,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联合全国众多高校开展了诸多方面的研究和试验,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绩。向青少年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必须合理设计,持之以恒:需要贯穿于他们学习成长的全过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阶段,需要根据他们的身心发育过程分段展开和因材施教,还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把课堂传授、课外阅读和研究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引导他们亲近自然,鼓励他们探究问题,帮助他们了解生命可贵、万物有情;要督促他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一草一木,珍惜一饭一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还要帮助他们实现从兴趣到志业、由志业到使命的转变和提升,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最终是要让广大青少年由知而能,知而能行,转识成智,积善成德,养成“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精神品格。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