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做”而论道 >

面向青少年的“双碳”教育

时间:2023-11-01 11:20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政策解读先行,构建教育体系 《环境教育》: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青少年是落实双碳目标的生力军。面向青少年的双碳教育在 内容上有哪些重要维...
       本刊记者/李平沙 杨锦萌
      编者按:青少年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加强“双碳”教育意义重大。如何做好面向青少年的“双碳”教育?怎样提高大中小学校“双碳”教育的成效?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刘静玲、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徐鹤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政策解读先行,构建教育体系
    《环境教育》: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青少年是落实“双碳”目标的生力军。面向青少年的“双碳”教育在
内容上有哪些重要维度?主要着力点应在哪儿?
       
        陈迎:我一直非常关注“双碳”教育领域 ,想要做好“双碳”教育,必须及时做好政策解读。实现“双碳”目标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想要人们采取“双碳”行动,首先,要提高认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双碳”目标作为长期性、全局性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其给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其次,只有提高认识之后,人们才能够自觉自愿地采取行动,而不是被动应付甚至是采用消极态度来应对。同时,为了适应各行各业、不同层级的读者的阅读习惯及需求,保证“双碳”教育全方位地覆盖到各个人群,我们在宣传解读政策时,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实现宣传作品的多元化,提供受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碳中和世界的主人和建设者,所以青少年是“双碳”教育的重点对象。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严峻,未来青少年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另一方面,青少年要为建设碳中和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这都需要他们从小培养科学素养,增强“双碳”意识,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既立足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未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报效祖国。
 
      刘静玲
:英国教育社会学家 , 课程史专家艾沃·古德森 (Ivor Goodson) 撰写的《环境教育的诞生》,给予我们在学校和社会开展环境教育系统方案设计的启示,基于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和复合性,“双碳”教育需要跨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上的系统改革和创新,需要超越原有的生物学、地理学和化学,加入数学、经济金融、人工智能和科学传播等多学科要素。
       共同探索青少年“双碳”教育的核心内容,需要将社会治理、全球环境变化、公民环境素养和可持续发展校内外教学活动整合进一个框架, 通 过 这 个 框 架, 秉 持“REAL”(Social Responsibility / Education Innovation /Academic Excellence / Leader Development)的教育理念,在空间尺度下关注“全球—区域—社区—学校”维度,聚焦科学思维训练的“科学概念—科技创新—行动力—参与度维度”,将“双碳”主题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中心紧密联系起来。“双碳”教育主要的着力点是整合社会和学校的资源平台,形成合力,尊重科学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基本原则,开展系统性的方案设计。
     
        徐鹤: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到“希望寄予青年”。同样,“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寄重望于青少年。“双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推进。全员即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全过程应涵盖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全阶段。
       我们应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系统规划、科学设置“双碳”教育体系。低龄的学前教育阶段,可结合绘本、动画、游戏等方式,在孩子心中播撒亲近自然、低碳生活的种子,并鼓励家庭重视“双碳”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编撰“双碳”教育的相关教材,还可依托现有学科知识体系,补充完善“双碳”相关内容,为青少年认识“双碳”重要性打下基础。例如,语文课程选取生态文学名作进入教材;历史课程介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关系;政治课程阐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化学课程介绍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协同关系,使学生认识减少垃圾产生和进行垃圾分类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在高等教育阶段,加强各学科门类与“双碳”的联系,加强绿色低碳相关专业学科建设。结合世界环境日等契机,组织开展与绿色低碳相关的主题班会、社会调研、演讲比赛、科研竞赛等,提升青少年对“双碳”目标的积极性,将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有关部署纳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使绿色低碳理念入脑入心。

树立科学认识,推动公众参与
    《环境教育》:2022年 11月教育部发布了《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层次和各领域。目前,国内“双碳”教育要实现真正落地,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陈迎:面向青少年的“双碳”教育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注意价值观的培养。比如,如何理解“碳公平”的含义?要衡量一个国家的碳排放,可以有年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历史累积排放量、人均历史累积排放量等不同的指标。在国际碳中和进程中,围绕碳公平展开的大国博弈背后又有哪些利益分歧和影响因素,这些都可以成为“双碳”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青少年的“双碳”教育应该是包含科学知识、价值观教育、世界观教育在内的多维度的立体教育体系。同时,我们还要增强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他们更长远、更广阔的眼界。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乃至走向未来的生态文明。我们不仅要着眼当下,更要看到未来,要将应对气候变化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引导青少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畅想和建设未来的碳中和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开展“双碳”教育,与以往环境教育,如垃圾分类、绿化环保等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很大不同,它覆盖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很多学科的专业知识。
       目前,学校“双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整体专业性不强,很多情况下是从网上临时找的零散信息,缺乏系统性,也可能存在一些概念性的认识误区。例如,一些学校的“双碳”宣传栏中对碳中和概念的阐释有问题,把风车和森林都当成碳汇画在一起,这是不对的。如果学校把这些不准确的概念传播给青少年,就会以讹传讹,造成认识上的偏差。
     
       刘静玲:根据教育部《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层次和各领域,确实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尤其是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考和对策,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全社会都需要树立向自然学习的生态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观;地球生态系统就是一个“零碳系统”,地球上如果没有人类大规模的工业和环境不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就是一个完美的“碳循环”。曲格平先生在《我们需要一场变革》一书中提出了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不确定性增加和发展迅速的时代,
      从“观念—知识”到“科技创新—社会变革”,我们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我们每个人作为一枚螺丝钉,如何能够了解和理解全社会乃至全球、宇宙的发展和变化规律?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学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与提升。“变革”最重要的核心力量是人——是有正确世界观和创新能力的人,真正落地则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青少年应该从小树立绿色低碳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特别是对低碳生活的科学量化指标,其可以帮助青少年清晰建立自己的“生态足迹”和“碳减排量”量化概念,从而转化为自发的行动,这就需要政府、学校和环境教育者共同行动和思考
 
       徐鹤:目前“双碳”教育成效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教育体系下公众对控制碳排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进而无法转化为切实的行动。“碳”虽然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其是一种元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而人们对“碳”的概念认识有限,不知道哪些习以为常的行为会造成碳排放,哪些举手之劳可以减少碳排放。如果人们对各类行为的碳排放情况有足够的认识,往往会选择更为低碳的生活方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碳释氧,已得到广泛认识,因而全社会形成植树造林的良好风尚。比起私家车出行,公共交通可以极大地降低碳排放,因此各地采取限号措施,市民也尽量乘坐公共交通。但是人们不知道,自己每天点外卖、收快递,会带来多少碳排放。人们也很难意识到,自己频繁地更换新款手机,废旧手机的堆存也间接增加了碳排放。人们知道节约用电可以节省电费,但很难意识到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碳排放。生活中很多行为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积少成多,其影响可想而知,但人们对这些影响却知之甚少。因此,“双碳”教育真正落地的难点,在于将无形的碳和有形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让人们对自己一举一动背后的影响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做出改变,使“双碳”教育真正发挥实效。

开展多方合作,覆盖不同人群
《环境教育》: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教育有哪些视角和方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
 
      陈迎:我看到国外有些网站以漫画、动画等方式专门为青少年设计气候变化科普读物,很值得借鉴。反观国内,似乎适合青少年的气候变化或“双碳”科普的读物还不多见。2021 年 8 月,我们团队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编写出版了一本《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真正体会到要创作出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图书,真的很不容易。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科普中国平台发布了一系列宣传“双碳”目标的短视频,我也参与录制过几期。目前,国内似乎还没有权威专业的网站,能够全面地把气候变化和“双碳”的方方面面知识都结合起来供公众学习。大众获取信息没有权威专业的渠道,只能依靠鱼龙混杂的各种自媒体,更不用说专为孩子设计气候传播相关教育的平台了。我觉得国内对这点应该更加重视。目前,“双碳”教育还主要是面向党政干部的政策性宣传,面向青少年或者社区普通公众的宣传较少。实际上,全社会对气候变化和“双碳”知识的需求远超过目前的宣传力度,关键是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宣传教育策略,提供更多更好可供选择的宣传教育产品。
   
     刘静玲:全球气候变化这个主题的教育因为涉及宏观尺度,目前国内仅有个别高校开展课程和专题的尝试。北京师范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联合全球各区域代表性高校共同开设了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国际课程,各国青年学子通过视频和小组学习共同探讨全球和本国环境问题的本质、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尝试。广东省一所中学也通过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全球中学生视角的联合研究。欧盟尝试通过“循环经济”来强化建立“全球气候变化教育”,与企业界联手开展落地的科技创新和共建教育体系。已经有近 20 年历史的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青年论坛(TEMM Youth Forum),亚洲各国青年代表共同对全球绿色方案进行交流与合作,成果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很有参考价值。我希望能够在不同层面开展全方位视角的“气候变化教育”。例如,通过设立教育基金、建立课程案例库和建设共享共建的资源平台等多种方式,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活动,探索有地域特色和创新性的“全球气候变化教育”。
     
      徐鹤: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颁布,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气候变化教育。现有气候变化教育可分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正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开设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课程,或将气候议题嵌入现有课程,以及组织参观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英国将气候变化的相关内容纳入国家课程大纲,印度为气候变化教育颁布法令,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提供对应的气候变化教育内容。非正规教育是在学校教育之外所开展的有组织的教育,如围绕气候变化的岗位培训、社区讲座、团体实践活动。非正式教育是指没有明确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人们从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关于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如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或通过家人、朋友互相影响。
       当前,我国开展气候变化教育,首先,完善正规教育体系,构建全方位、多领域的“双碳”教育系统,提高学生参与度,强调教育成果的实际转化。其次,完善非正规教育形式,鼓励社区、高校、机关、党组织、志愿团体等开展丰富多样的“双碳”教育。最后,完善非正式教育形式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社会风气


重视知行合一,创新宣教形式
    《环境教育》:“双碳”教育不仅是认知更需要行动。如何提高青少年“双碳”教育成效 ? 您有哪些具体建议 ?
     
      陈迎:2022 年 11 月,教育部印发了《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和行动基础。学校开展“双碳”教育,一种方式是将“双碳”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我了解到,气候变化已纳入中小学地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际上,其他学科如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教育也可以更多地融合“双碳”相关的知识,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日新月异的绿色低碳新技术的发展。
       除纳入课程教学之外,中小学开展“双碳”教育,还可以结合当地资源,探索更多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方式。例如,将创建绿色校园的实践活动纳入思政、品德教育,开展“双碳”主题的研学活动等。无论哪种方式,科学性是基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是关键。
     
      刘静玲: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付诸行动,每个人都需要深度参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而不仅仅是旁观者和点评者。青少年不仅要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学科前沿,还需要通过实地调研了解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通过亲身体验和自己独特的视角,提出问题、寻找方法和解决途径,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青少年要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乐趣,始终抱有做个“绿色低碳达人”的责任心和勇气,始终以开放的心态与各国青少年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始终在关注全球环境变化的同时更关注本地和社区的环境问题,从小事做起,并积极参与其中。“双碳”教育应鼓励丰富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创新,特别是新媒体和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在国家立法、政府鼓励、社会助力及教育优先各个方面多管齐下,全力开展“双碳”教育。环境教育参与度和行动力应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徐鹤:青少年“双碳”教育成效将决定我们为实现“双碳”目标输送什么样的人才。当务之急是打造全员全过程的“双碳”教育体系,可结合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等方式实现。
      校园是开展“双碳”教育的主渠道,教师是传播“双碳”理念的排头兵。一是在教师培养阶段应增加对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成果和“双碳”目标的学习研讨,课程设计中应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二是学校应创设绿色低碳的校园环境,既包括各类节能技术改造、绿色校园建设等硬件,又要打造“双碳”校园软环境,如提倡垃圾分类、节能节水,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资源环境国情教育和“双碳”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三是主动占领互联网“双碳”教育的新阵地,开发优质“双碳”网络课程,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教育活动。四是积极对接社会团体,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通过实地参观、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让青少年体会低碳行为的重要性,感受社会各界为实现“双碳”目标所做的努力,从而激发低碳生活的内生动力。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