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做”而论道 >

“双减”视野下的生态文明教育

时间:2023-11-30 10:57来源:环境教育
导读:编者按: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该如何接力做加法,助力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本期栏目围绕“‘双减’视野下的生态文明教育”这一主题,邀请南京晓庄...
     本刊记者 / 李平沙
       编者按: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该如何接力做加法,助力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本期栏目围绕“‘双减’视野下的生态文明教育”这一主题,邀请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刘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彭妮娅,北京市第五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环保之星”董雁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抓住发展机遇,构建教育体系
     《环境教育》:“双减”在构建一个良好 的教育生态,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面临什么 样的机遇?在助力“立德树人 ”目标实现上, 生态文明教育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刘霞:教育是一个高度关联的生态系统, “双减”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必将带来教育系统的重 大变革,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就生态文 明教育而言,“双减”必然为其提供良好的机遇。 首先,“双减”政策让学生真正从过重的学业负 担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时间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形成热爱自然的道德情感,更有机会通过亲身参与, 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中发挥作用;其次,“双减” 政策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同时,更加强 调教育的公共属性,从关注知识化的学习走向重视 综合素养的培育。生态素养是生态文明新形态公民 必备的素养,在时代新人的培养中占重要地位, 落实“双减”政策为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文明 素养提供机遇;另外,当下的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 个物质丰裕的时代,然而过度的物质依赖必然造 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排放等生态问题。“双减”政策引导学校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精 神生活,使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一个全面 发展、情感丰富、精神敞亮的人。这有助于青少年 学生拥有不依赖物质消费也能获得内在满足的精神品质和人文素养,成为绿色消费者和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深圳市光明区秋硕小学课间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也将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与自然之间的 紧张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马克思有句经典名言:“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 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的狭隘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就明确要求人类改变征服者角色,承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明确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与自然建立道德关系,从而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将人类道德关怀扩大到自然生态,提升人类的道德境界,这不仅能从根本上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必然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完善、道德修养的提升。
       彭妮娅:“双减”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内和校外负担,为学生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做完“减法”之后,要在教育的提质增效方面做“加法”。“双减”政策与生态文明教育有几个共同点:一是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育人水平;二是实施路径一致,都需要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来共同推进;三是教育效果一致,都能拓展教育实践环境,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既有相对宽松的环境、可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又能在学生学业负担减轻时,为其提供及时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补充。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立德树人”任务里明确提出了“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现代化实践目标下,生态文明教育可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和实践推手。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可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要立关注国家时事、关心民生之德,立造福社会和子孙后代之德,树有整体协调观和系统观之人,树有大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之人。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可作为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我们应以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和生态文化体系的构建,进而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董雁:在“双减”背景之下,生态文明教育获得了难得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一线 教师,我们非常希望看到更多的校内课程与课时资源、教师及教研资源等进入生态文明教育领域,同时也不断融入与整合家长、社会等校外资源,这些资源的时空调配和发挥将有力地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在助力“立德树人”目标实现上,生态文明教育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时期“立德”的内涵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德;“树人”的标准则应该增加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更凸显了时代发展的大方向,深刻变革了教育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还要探索实践“如何行而使其然”。
        重视价值观培育,丰富教育内涵
      《环境教育》:在长期教育功利主义驱使下,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对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某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将其窄化成节水节电、美化环境等,如何才能改变其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
       刘霞: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这不仅清晰指出了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也明确了当下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总体目标、具体要求和主要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包括资源节约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生态意识教育,这些都是不同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从管理、技术层面的治理走向深层的道德治理,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进转向关注个体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生态文明教育也应随之走向基于每个人道德自觉的生态道德培育阶段。教书育人,德育为先,重视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理应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北京五中自然之子环保社团开展
垃圾分类活动。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价值认知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要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永远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尤其是指向自然生态的道德情感、价值认知,更需要智慧和勇气。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意识贯穿教育行政管理和日常教育教学中。同时要将资源节约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的经验转化和提升,
       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重要的是,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区别于传统的学科知识教学,只能在活动和真实的体验中习得。要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真正的机会,在参与中成为生态小公民。
        彭妮娅:生态文明教育是以培养生态文明素养、树立生态价值观为目标的教育,它包括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内容,但绝不仅限于这些内容。2001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培养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列入其中。之后的十多年间,环保教育、自然常识等仍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和代名词。2015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自此“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正式提出。2017 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
       为了使学校和社会对生态文明教育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我们应该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政策和实践发展的宣传,在学校内探索建立大中小幼一体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同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家校社协同推进,在全社会培育生态文明素养,将生态价值观内化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在认识和实践层面双管齐下,共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落实。
       董雁: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让师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避免认识上的“误区”。一是结合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如气候变化等国内、国际大背景,深入解读生态文明教育的必然性、紧迫性。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没有这项基础性的工作,美丽中国的建设将是没有根基支持的“空中楼阁”。
       二是可以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知识、方法思路等融入学校常规的德育活动和学科课程,让生态文明教育更加立体丰满和系统化,通过充分了解生态文明发展的来龙去脉及本质特点,从而提高对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深刻的认识。
       三是可以依托校内外丰富的教育资源,研发“接地气”的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广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业发展、健康成长都紧密相关,特别具有学以致用的实操性。在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的学习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边界自然会不断拓展,团体、个人对它的认识也就不断提升和完善。
        提高教育效率,创新学习形式
       《环境教育》:从具体层面来看,“双减”政策将如何助力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哪些方向和路径?
         刘霞:真正让“双减”政策助力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关键还在学校实践层面上做文章。一方面,要在实施新课标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减”必然伴随着“加”,高质量基础教育追求轻负高效。2022 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融入道德与法治、语文、英语、科学、地理、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这要求教研员、一线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解读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将其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要素、生态文明思想真正落实到位。从世界环境教育的历史与现实看,生态环境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要渗透在多学科中,进行综合性、整体性推进。学校、教研组等可以围绕生态文明教育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训练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参与生态决策练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资源引入课后服务中。“双减”政策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校要借此机遇,将生态环保专业人士、志愿者和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人员邀请到学校参与生态文明校本课程开发和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学校要主动对接,借助“双减”机遇,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机会。

北京五中自然之子环保社团开展
垃圾分类活动。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我国的生态环境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生态环境部门发起倡导,教育部门、学校处于被动配合,当下还有不少学校对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主要原因还是教师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时间紧,故而将其作为额外的任务和负担,以应付式的方式去落实。“双减”政策的落实应该能有效改变这种现象,真正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重点工作去落细落实。
        彭妮娅:“双减”可从如下方面助力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首先,学生学业负担减轻,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双减”政策实施后,大部分学生表示作业减少,负担减轻,课外活动时间变多,这就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环境保障。其次,丰富学校培养目标,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教育与德育有所交叉,也包含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生态实践能让学生在劳动中协作,加强身体素质锻炼,还能提升美育情操。 生态文明教育与五育并举理念息息相关,它们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学校可从完善课程设计、培养师资、丰富教育形式等方面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一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深化生态文明教育与自然教育、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之间的关系探索和融合渗透,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学校生活的各方面。同时,加强校本课程设计,探索个性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路径。二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高等教育生态学 2011 年才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升级为一级学科,相关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过去一直依靠生物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而进行。在成为一级学科后,中小学的生态文明教育需求应推动高校生态学专业的师范生培养,让一批具备专业素养的生态学教师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同时应加强对现有交叉学科教师的培训。三是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加强研究者和教育者的交流沟通。二者共同参与,既提升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高度,又使相关研究接教学一线的“地气”,让理论指导课程实践和课堂经验回馈修正理论同时发挥叠加作用。
       董雁:学生可以把通过“双减”获得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性学习中,经由国家级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落实到学生的校内外跨学科学习实践中。
        研发和开设校本课程是生态文明教育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途径,结合各个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可以做到接地气、有特色,成为每一所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名片。以我所在的北京五中研发的校本课程《废弃物与生命》为例,该课程自诞生之日起,主打“学生讲师团”的创意,让学生成为讲师,为选择本课的同学做讲师和引领者,通过同伴积极正向的影响,生态文明的理念不断传播,行为改变日益深远,可谓育人先育己。在成为学生讲师的过程中,扎实的理论学习和过硬的实践操作练习,让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多维度的认识与尝试,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也更加丰富和坚实。
        将生态道德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环境教育》: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如何促使青少年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
       刘霞: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教育要传递的价值观非常清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要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更愿意谈谈当下生态文明教育应该要纠偏的几个问题。
       第一,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一切生态问题。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使物质财富迅速积累,人类生活前所未有的舒适。当下的青少年学生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福利,也出现了对科技极端崇拜,甚至信奉技术至上和科学主义,认为只要科技足够发达,一定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生态文明教育要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科技观。要重视自身的努力和改变,而不是不做任何改变地期待科技解决一切问题。
        第二,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仅属于公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最终要促进每个公民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将绿色低碳的生活作为一种道德自觉。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是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2017 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德育内容之一。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绿色发展、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确实,良好的环境是公共产品,热爱生态环境是公德的体现。但很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发生在家庭等私人领域,将生态文明教育仅作为公德教育,会遮蔽私人领域的行为方式,而后者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刘霞老师指导南京市力学小学采
用海绵校园理念设计空中花园。
       “知行不合一”是道德教育面临的永恒问题。相对于生态认知教育,当下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更加重视生态行为方式教育。“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改变做起。老师要帮助青少年学生在行动中认知,在行动中以生态文明价值观和道德观反思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使得生态问题真正解决。
        彭妮娅: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应传递的价值观念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大局观。环境改善、生态优化,人民群众是直接的受益者。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应该将生态文明建设当作惠民、利民的头等大事来贯彻执行。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长远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观,把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上升到了和人与人关系和谐一样的价值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性的社会工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是社会整体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促使青少年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教育,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使生态素养内化于心。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共同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下,使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外化于行。
        董雁: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应传递生态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的观念。生态文明教育重点和难点正是在于让青少年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我认为,一是可以深度开展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共创,广泛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知识、理念、技能等,提升和完善青少年的认知;其次,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共育,创造行为改变的情境与场景,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尝试探索行为的改变,及时肯定和表彰青少年生态文明行为,使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分隔线----------------------------
推 荐